咨询费动辄上千,“高报师”靠谱吗

高考志愿填报生意火爆、套路不少,考生和家长还需谨慎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06日
  设在写字楼里的高考志愿填报机构
  目前,高考填报志愿正在进行时。“做好志愿填报,赢在就业起点”“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志愿填报机构的宣传语让不少考生、家长心动,这些机构是否靠谱?考生和家长又该如何甄别?记者走访济南部分填报机构进行了调查。
  文/片 记者 史安琪 李梦瑶

收费均为上千元
机构:保证不会滑档

  “我家孩子去年高考,2020年新高考改革以来,很多要求不一样了,我们也不懂,就找了一家填报志愿的机构。”考生家长孙女士称,她当时报名的机构收费4260元,机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定制一份方案,“是一对一服务,直到被学校录取。”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10年来,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新增高考志愿相关企业仅有6家,2021年便升至788家。2022年,高考志愿相关企业达到2033家。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志愿填报部门与教培机构有关联,做教培的同时,还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
  6月29日,记者联系到一位姓齐的老师,其所在机构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某栋写字楼。该写字楼内部布局类似居民楼,机构内仅有3个房间,6张桌子。房间门口的墙上贴着几张证书,写着:生涯规划师和学历咨询师。
  齐老师介绍,这里的工作人员只负责销售,辅助填报高考志愿的老师,都是重点中学教师,他们不方便出面。
  “来找我报志愿的考生已满员,不接了。”齐老师表示,每名学校老师只负责10名学生的方案定制,对接老师则负责30人。当记者询问具体有多少老师以及目前有多少学生报名时,齐老师表示不方便透露。
  “我做教培8年,2020年山东高考改革,我便开始做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工作。”齐老师解释,新高考与传统高考相比,在考试科目、录取方式等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新高考在志愿填报时,结合高校专业科目要求,采用“专业(类)+院校”模式填报志愿,取消了先前的专业调剂。
  齐老师说,他有丰富的志愿填报经验,要价也更高,每个学生收费不低于7000元。“别的老师收费是3600元,可额外送定制的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齐老师承诺,会根据考生和家长的需求,填满96个专业及院校。“包括今年新增的专业和学校,交钱后1—2天便可出方案。”最后的定制方案将呈现重点学校、专业类型、专业性质等,还能推测出学校的录取概率及专业录取概率。
  如何确保辅助报考的志愿权威科学?录取概率又是如何测算出来的?齐老师表示:“我们都是很有经验的,有人工整理出的大数据,并且会根据报考情况进行更新。”此外,齐老师提到该机构了解哪些高校有央国企资源,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推算出报考院校的录取率。但具体是如何通过大数据测算的,齐老师并没有说明。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位于经四路万达的一家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接待老师也表示,目前学生已经报满。“我们有自己的教培机构,高三生就有2000人,他们去年就已经报名了。”
  不同于齐老师的高价格,这家机构对于每位学生收费4980元,并且保证不会滑档。“我们有自己研发的大数据填报程序,填报志愿的老师经验丰富,到时会与考生细聊,现场制定方案。”工作人员介绍。
高考填报志愿卡
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除了线下一对一填报志愿机构,在网购平台搜索“高考填报志愿”,页面出现不少“志愿卡”,但价格悬殊,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记者咨询了多家平台的客服,“志愿卡”使用方式大体一致,每张卡有卡号和密码,考生绑定后便可使用。志愿卡有五大功能,包括查目标院校、历年专业录取分、智能推荐学校、志愿表、新高考选科参考。
  其实此类高考志愿填报卡早在几年前就已流行,百度、腾讯、网易、知乎等互联网大厂,均提供此类报考服务,其底层逻辑是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算法等技术,让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更加便捷。
  “我是2017年参加高考,当时就买了高考志愿填报卡,价格300元。”市民李女士回忆当年填报志愿的情景时称,打开系统输入卡片上的卡号,就能模拟志愿填报。“可以查询自己想要报考学校及专业的分数、专业介绍、院校历年录取状况,还能输入自己的分数进行查询,预估自己能不能考上这所学校。”
  然而,这种智能填报志愿的服务功能并不尽如人意。李女士表示,“当年我超本科分数线20多分,但系统推荐的院校普遍排名偏低,即使是‘冲’部分的推荐院校,也不科学。”
  对于“志愿卡”的投诉也不在少数。“号称成功率在70%以上,可AI建议填报的6所大学,一所都没录取,最终录取的是我自己填报的大学。”此前,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AI志愿服务时表示,每个软件都宣称精准填报,但他发现同一高校录取概率相差59%。在某网购平台的留言区,同样有消费者表示:“大家不要再上当了,他们这个稳录志愿卡是骗人的。”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所谓的填报志愿产品,其实算不上真正的AI,大部分还是对以往高考历史数据的归类整理,帮助用户查询高考历史数据,比如以往某个院校的录取分数、录取位次等,只能说起到一定的辅助和参考作用。
谨防诈骗陷阱
官方渠道查信息更靠谱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不少机构负责规划考生填报志愿的老师,几乎人手一张生涯规划师或学历咨询师的证件。这个证件是否真的可以帮考生“填”进好大学?他们是否有资格帮考生制定填报方案?
  记者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搜索“生涯规划师”“学历咨询师”“高考志愿规划师”,均显示无搜索结果。有知情人士称,这些证书只需两三天便可拿到。
  去年央视曾报道,个别机构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规定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教育部网站也曾发布预警称,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
  考生与家长又该如何稳妥地填报志愿?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6月27日发布《关于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的特别提醒》,文中提到,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各种招生信息,供广大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主要查询途径有:“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各高校官方招生网站等。
  此外,该文章表示,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个人或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志愿填报活动的监管,严肃查处收取高价咨询费用、价格欺诈及虚假宣传等行为,提醒考生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该文章称,除官方平台和咨询服务活动之外,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编辑、发行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材料,也从未组织或委托任何个人和机构,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培训、咨询、指导等活动。
  “高考志愿规划师属于新兴职业,尚未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也就不存在国家机关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考核评定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北京市京师(济南)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王经纬称,该类职业的职业认证,往往是由某些公司、民间组织、团体授予,认证的可信度,可从其认证机构的专业性、信誉度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高考志愿规划师所依附的教育咨询公司,法律也并未强制要求公司办理相关办学许可、培训资质等。
  “只要相关规划师、咨询公司不存在虚假宣传、夸大宣传、不正当竞争等情形,正常对外经营,并不违反法律规定。”王经纬称,消费者在选择填报志愿咨询公司时,应当先审查该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否包含教育咨询服务。
  此外,还应着重审查拟选择的咨询公司履历,包含成立时间、有无具备一定商誉的商标、注册资本实缴情况、涉诉情况等,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商誉的知名咨询公司。
  王经纬提醒,若最终消费者确定由某咨询公司提供服务,签订合同前,应就服务内容、预期效果、退费问题等条款进行详尽约定,以保障合法权益,避免后续产生争议纠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