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天

世界气象组织预警:厄尔尼诺或致今后气温“创纪录”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06日
  6月29日,行人在东京涩谷街头等待过马路。当日,日本气象协会将东京中暑警戒调至最高级别“危险”。 新华社发
  ◥6月2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郊拍摄的一家住户院子里的温度计。 新华社发
  美国气象机构当地时间4日公布的初步测量结果显示,7月3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天,首次超过17摄氏度。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宣布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在某些地区创造新的温度纪录”。

  新纪录会很快被打破
  根据隶属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国家环境预报中心自1979年有记录以来的数据,7月3日全球地球表面上方1.5米至2米高度测量的平均气温为17.01摄氏度,这一数据超过了去年7月24日创下的16.92摄氏度的最高纪录。但这项新纪录尚未得到其他测量结果的证实。
  该中心数据还显示,在1979年至2000年间,7月初地表上方1.5米至2米高度的平均气温为16.2摄氏度。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全球平均气温在7月底或8月初通常会持续上升,7月3日的新纪录可能会很快被打破。
  英国国家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英国的平均气温达到15.8摄氏度,为1884年有记录以来的同期历史最高,比以往的最高纪录高出0.9摄氏度。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今年6月英国最高温达到32.2摄氏度,而降水量仅为同期平均水平的68%。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近日说,一名57岁女子高温天在大峡谷国家公园徒步时昏迷,最终不幸身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4日援引国家公园管理局声明报道,这名女子2日在大峡谷国家公园偏远的西北角塔威普一带打算徒步十多公里,途中昏迷。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当晚约6时30分接到电话,得知她遇险,次日凌晨1时左右赶到现场,随后宣布她死亡。
  声明没有明确给出女子的死因,但提及塔威普当天最高气温超过38摄氏度,大峡谷国家公园北部的凡特姆兰奇最高气温接近46摄氏度。
  依据管理局说法,夏季大峡谷国家公园一些步道即使是太阳没有直接照射到的部分,温度也可达到49摄氏度上下。这已不是美国今年首个高温天徒步死亡案例。国家公园管理局6月通报,一对父子在大本德国家公园徒步后死亡,出事当天当地最高温度超过48摄氏度。
  依据2021年展开的一项调查,自1980年以来,美国与高温有关的死亡病例数量上升了74%。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美国近年来年均超过600人死于极端高温天气。  
5年内或现创纪录高温
  世界气象组织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出现,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世界气象组织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为90%。
  6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警报说,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预计持续到冬季,可能会发展为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或强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象组织预计,本次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度“至少为中度”。
  这一组织强调,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其开始后的一年最为明显,本次是2024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在全球多片地区和海洋中引发更多极端高温”。
  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提及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内容包括预测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这一组织区域气象预报服务部门负责人奥基亚在记者会上说,今后5年“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依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原因是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双重影响。
  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更为复杂。从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现象已持续了近3年。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降低现象。一些气象专家指出,从拉尼娜转变到厄尔尼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
向各国政府发出信号
  世界气象组织在最新通报中提醒,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导致南美洲南部、非洲之角地区、中亚部分地区等降雨量增加,也会导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亚部分地区等出现严重干旱。
  塔拉斯说,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是向世界各国政府发出信号”,应尽快动员并提前准备,降低这一现象对民众健康、生态系统和各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俄罗斯气候学家科科林表示,在21世纪末气候变化的最坏情况下,约30亿人,即地球上约30%的人口将被迫改变居住地,在最好的情况下,地球上10%的人口将成为移民。科科林说,为了避免出现最差情况,各国必须实现碳中和。然而,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世界上的部分人口仍将因为缺乏饮用水而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
  碳中和是执行《巴黎气候协定》的一个要素。该协定于2015年12月12日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包括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175个国家签署了该文件。
  《巴黎气候协定》在历史上第一次将世界所有大国团结在一起,以遏制气候变化。其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