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就“帮忙搞定”艺术类招生?假的!

高考志愿填报时,要警惕这些骗局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15日
  记者 巩悦悦

  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高考生进入到了志愿填报阶段。在历年的志愿填报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对院校和专业的“信息差”,以及对招录过程不够了解的弱点实施诈骗活动,严重侵害考生和家长的利益。警方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此外,随着高考进入志愿填报阶段,一些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野鸡大学”开始蠢蠢欲动,开展违法违规招生活动。相关部门提示,广大考生一定要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相关要求按时完成志愿填报。教育部目前已会同有关部门协调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广大考生在信息查询时须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不实信息。
  在志愿填报过程中,除了防范不实信息带来的陷阱外,考生和家长还须重点防范通过所谓“预留名额”“补录”“托关系”等,宣称可以“低分高录”的诈骗。考生只有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报考高校录取分数要求的,才会被高校录取。切勿相信不实传言,认为会发生“天上掉馅饼”的事。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每年都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举办“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参加,通过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和服务。考生和家长应关注权威渠道和信息,切勿相信小道消息。
  此外,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一旦遇到高考相关骗局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为了避免广大高考生遭遇诈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梳理了部分骗术,请考生和家长擦亮双眼,切勿上当受骗!

骗术一
“提前录取”

  诈骗方式:
  不法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受害人被唬住,从而被骗。
  警方提醒: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施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都不可信。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骗术二
“内部指标”

  诈骗方式:
  不法分子冒充某军校招生办主任打电话,称学校有“内部招生指标”,如果受害人的孩子想上军校,得先交保证金,为打消受害人顾虑,不法分子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警方提醒:
  军校招生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缴费是诈骗的目的,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骗术三
“帮忙搞定”艺术类招生

  诈骗方式: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警方提醒:
  艺术类招生,均有严格的分数线等条件限制和统一投档等招生程序。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骗术四
混淆高等教育形式

  诈骗方式:
  不法分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入学后才发现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警方提醒: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学门槛相对较低。不法分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擦边球”,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骗术五
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行骗

  诈骗方式: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警方提醒:
  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转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