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线下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15日
  记者 巩悦悦

填报志愿之前
先弄懂高职院校类型

  在真正进行志愿填报之前,高考生和家长要明确一点,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两者只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一点,国务院早在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有明确说明,其中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同时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截至目前,全国已分批建设了22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校,从此,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一样,也分本科和专科。即此后,高职院校既有“高职专科”,也有“高职本科”。
  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有三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分别是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除了高职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还分为公办高职院校、民办高职院校。其中民办高职院校是国家承认学历,但学费较高。而公办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大,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
  在这之外,例如山东女子学院等高校,虽然是本科院校,但是也有专科专业。因此,高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搞清楚高职(专科)院校的类型,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志愿填报。
兴趣、城市和规模
综合多方面因素报考

  明确高职(专科)院校的类型后,考生下一步就要进行志愿填报了。根据省招考院此前提醒,报考高职(专科)院校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结合个人兴趣。在填报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的时候,专家建议考生以兴趣为主。其实,这个建议放到高职专科院校的填报过程中,也同样适用。因为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如果考生还没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也可以依据“宽口径”原则选专业。因为无论高职学生还是普通本科生,上大学所学专业未必是一辈子的职业,很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转向其他行业,如果所选择专业过于狭窄,就将使得转型基础变得薄弱。此外,考生还可以瞄准社会未来发展的朝阳事业,而不是眼前的热门职业。
  同样,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考生还可以依据城市和学校规模择校。按照城市择校的理由是,大城市信息量更充分、实习机会多,就业机会也多。而按照学校规模择校的原则是,如果学校规模过大,管理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但如果学校规模过小,比如只有一两千人,学生也要慎重考虑。
高考志愿填报
须由考生亲自操作

  总而言之,无论考生怎样填报志愿,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考试成绩,使填报的96个志愿有一定梯度,增加投档机会。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要关注好自己的身体条件。因为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和中外合作专业收费较高,其志愿选报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在选定专业及院校后,要根据本人意愿(如院校性质、地域、喜欢程度等)排序,正式确定志愿,平行志愿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选报志愿办法仍然应该遵循,要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
  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高考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要根据体检结论、报考类别、层次、选考科目,结合本人成绩,参照《填报志愿指南》中招生专业计划或网上公布的缺额计划、高校《招生章程》进行志愿填报。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学校、教师和家长等不得代填代报,更不得擅自修改。
  目前,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填报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一段线下、二段线上考生就需要准备7月24日-26日的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了。
  对于一段线下及附近分数段的考生,该如何从未来就业、职业发展方向、专升本等方面打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