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家长轮流站岗,别把公益搞成了“劳役”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17日

  □评论员 张泰来
  说到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家长到校门口执勤是公益不是“劳役”,学校可以鼓励家长自愿参与,但不能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家长参与,这是不容突破的底线。

  一则回复引发了众怒。
  近日,有网民在人民网反映,河南郑州惠济区绿源实验小学强制家长轮流值班,站岗时间适逢上班点,给家长带来不便。惠济区回复此事称,要求家长值班并非教育局安排,而且“其他区学校也有这样的规定”,家长可以请短时间假,有很多解决方法。
  确如惠济区回复所言,学校安排家长志愿执勤并不少见。在有余暇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家长都愿意参与志愿执勤,这也是对孩子的教育与陪伴。当上班与志愿执勤在时间上发生冲突,家长也确实可以请短假、私下调整等,有很多解决方法。
  从这点说,这个回复的说法并非全无道理,但如此回复显然难以让家长和公众满意。在相关新闻评论区,针对此回复的质疑、批驳声一片。这不能怪公众“多事”,这则回复确实存在问题。
  首先,所谓“不是教育局要求”的说辞有推卸责任之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局对学校负有监督管理职责,“不是教育局要求”就可以不管吗?
  其次,这则回复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志愿活动不能强迫的底线。尤其是那句“所有的家长如果都不想付出,只想享受其他家长的付出而带来的便利,也有违公平吧”的反问,更是让回复有了很明显的道德绑架,甚至是变相强制的意味。
  别的家长都执勤了,你不执勤好意思吗?言语之中已经有了明显的指责意味,让那些确实无法参与执勤的家长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也让人反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学校组织家长志愿执勤已经多次引发争议和讨论,以至于一些家长对此事产生了排斥心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触及了不能强迫参与的底线,让原本的志愿活动变成了每个学生家长必须参加的“劳役”。
  说到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是学校的职责所在。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家长到校门口执勤是公益不是“劳役”,学校可以鼓励家长自愿参与,但不能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家长参与,这是不容突破的底线。
  这个道理,包括涉事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都应该铭记在心,作为组织志愿活动不变的原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