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山东爷爷”王洪利:

多次慷慨解囊助人,从没想过要回报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20日
  听到自己曾经资助的三胞胎都金榜题名,老人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7月19日一整天,王洪利老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就连两天前自己99岁生日当天,他都没有这么开心。这份开心和喜悦来自1300多公里外的三胞胎兄弟,“我帮助他们,从来没想过让他们来感谢我,也没有想到他们还主动找来报喜,孩子们有出息,我高兴!”老人说。

  文/片 记者 王倩 刘桂斌

资助三胞胎上学
希望他们积极向上

  虽然已经99岁高龄,但对于当时的情景,王洪利老人仍历历在目。2016年12月,齐鲁晚报百元助学公益项目收到了远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单亲妈妈姜银霞的求助。租房经营一家小理发店,再加上低保的收入,姜银霞和三个儿子就靠这些生存。“离婚之后,我自己带着三胞胎生活,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固定居所,日子过得太难了。”这是姜银霞当时求助时的原话,深深触动了王洪利老人的心,当时92岁的他专门来到齐鲁晚报编辑部,将第一年资助三个孩子的3600元钱和写有鼓励的书法、书本送到记者手中,委托记者转交给这位单亲妈妈。
  “一个单亲母亲,靠着给别人理发养活三胞胎儿子,太不容易了。”王洪利回忆起来,说了跟当时一样的话。老人说,如果这个事情放在现在,他还会选择资助他们,绝不会犹豫。而就在断了联系的这几年,他也没有主动联系对方,就是因为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回报。
  在视频通话过程中,姜银霞还特地让王洪利老人看了孩子们学习和住宿的小房间。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屋里,摆放了一张上下铺和3张书桌,虽然布置简单,但非常整洁。“这位妈妈了不起,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好。”王洪利在视频中对姜银霞竖起了大拇指。
  当被问到有什么话要对三个孩子嘱咐时,王洪利老人侃侃而谈。他说,人都应该往上走,孩子们现在都考上了大学,有的还考上了清华大学,他感觉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向上。
多次爱心义卖
记不清帮助过多少人

  实际上,三胞胎并不是王洪利老人唯一帮助过的对象,他也数不清自己帮助过多少人,能让他回忆起来的也是靠着房间里悬挂的锦旗。
  王洪利老人指着一面锦旗告诉记者,送锦旗的是德州乐陵的一家人,因为孩子遇到车祸受伤在济南救治,当时家庭很困难,王洪利就将自己的书画拿出来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的钱全部捐给孩子做治疗。后来孩子出院之后,全家人特地来到王洪利老人家中表示感谢,“他们在我家待了一上午,我却感觉没什么,就是做了一些自己该做的事。”
  这样的故事在王洪利的回忆里还有很多,有一些具体的人和时间他已经记不清楚了。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小学生给他送来了茶叶枕头,“那位母亲说我以前救济过她,捐了钱给孩子上学。”王洪利实在想不起来是何时的事情了,但是大家还能想着他,他心里也暖暖的。
  老人说,他有很深的感悟,很多时候没有钱是不行的,尤其是面临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时候,就会格外难受。而他个人有退休金收入,书画作品义卖也能有点收入,自己生活花不了很多钱,所以就更愿意把这些钱拿出来帮助别人。
改编“三字经”
要留更多贡献给后人

  “多行善,财留少;留贡献,万事芳……”在王洪利老人的家里,挂着一幅“三字经”,这是老人根据亲身体会创作出来的。在与姜银霞视频通话过程中,他也将自己改编的“三字经”背诵出来。
  老人说,正如他在改编中所说,“活百岁,一晃到”,他想的是在活着的时候能为别人做多少事情,能让后人记住些什么。出于这样的想法,他多次去宣讲战斗故事,传承优秀文化;他还坚持多年为社区义务办板报,美化社区环境……
  “我个人花费很少,留下的钱够我生活就可以了,其他的愿意拿出来(帮助别人)上学、看病、救灾。”王洪利老人介绍,他每天吃得很简单,一份水饺就能吃一天,也吃不烦,每天花费也就20元左右,如果别人有需要,他还会继续为后人做一些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