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赏荷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25日
  □戴永夏

  今年夏天格外炎热。“地煮天蒸”的小暑已使人饱受煎熬,被称为“炎热至极”的大暑又带来烧烤般的酷热。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7月22日—24日。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最多的时节,“湿热交蒸”在此时达到顶点,虽让人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各地农事十分繁忙。尤其是我国南方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此时拉开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序幕。
  大暑所在的农历六月,正是荷花盛开时节。各地的河塘湖湾里,绿荷吐艳,清香四溢,一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美景象。此时赏荷纳凉,确为赏心乐事。很早以前,我国民间就有大暑时节赏荷的习俗。古人还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荷花的生日,把六月称为“荷月”。为了更好地观莲赏荷,还专门设立了赏荷的节日——观莲节。
  观莲节赏荷历史悠久,在宋代就已很流行。过去每到此时,人们便呼朋唤友,荡舟荷塘,载歌载酒,观莲赏荷,与荷花同喜同乐。这一节俗活动,在苏州最为盛行。据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记载:“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露帏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乱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冶之盛,至是日而极矣。”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葑门荷宕》中,则更为生动地写了其亲眼所见的观莲节赏荷盛况:“天启壬戌六月二十四日,偶至苏州,见士女倾城而出,毕集于葑门外之荷花宕。楼船画舫至鱼艖小艇,雇觅一空。远方游客,有持数万钱无所得舟,蚁旋岸上者。余移舟往观,一无所见。宕中以大船为经,小船为纬,游冶子弟,轻舟鼓吹,往来如梭。舟中丽人,皆倩妆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纱。舟楫之胜以挤,鼓吹之胜以集,男女之胜以溷……靡沸终日而已。”
  在泉城济南,大暑正是大明湖上荷花盛开时节,所以每到荷花生日这天,游湖的人们便盛装打扮,熙熙攘攘地前来湖畔赏荷。有的租一条小船划着,悠然穿行于荷花丛中,任凭荷香染衣、绿浪拂面;有的携妻带子,全家乘船游湖,把一腔欢乐、一腔游兴尽付盛开的艳荷中;还有的呼朋唤友,提酒携菜,畅饮于荷间柳下,陶醉在湖光水色之中……赏荷归来,游兴未尽,许多人还买上几枝滴着水珠的荷花,回家供在案头,让全室飘满荷香……
  除了赏荷,大暑的饮食习俗也富有特色。大暑的食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福建、广东等地有在大暑前后吃仙草消暑解毒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因其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故被誉为“仙草”。粤东南流传的谚语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另一种食俗恰恰相反,有些地区习惯在大暑食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在大暑这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谓之“过大暑”。这些食物都富有营养价值,食之可以滋补身体。鲁西南等地则有在大暑这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据说可以清热解暑、禳解热毒。
  此外,在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地区的许多渔村,都有送“大暑船”的习俗。其意是把“五圣”(指神农、尧、舜、禹、汤)送出海,送暑保平安。“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有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五十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上游行,这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的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往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将这艘“大暑船”拉出渔港,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