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船走出一里地,救援间隙趴在发动机上休息

齐鲁晚报     2023年08月07日
  8月5日上午,山东消防滨州增援分队在高碑店市救出一名被困老人。
  8月2日,山东六座城市的七支消防救援队伍奔赴河北增援,营救涿州、高碑店两地被困人员。8月5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随山东消防滨州增援分队深入积水区域,与消防员同乘一艇,直击被困人员救援现场。

  文/片 记者 于泊升 程凌润   

蹚水拉船两小时
又扛着船走出一里地

  “一位老人需要救援,当地希望消防员将人带出来。”
  5日13时40分,河北高碑店市东马营镇任务点,山东消防滨州增援分队两个小组的消防员穿戴好水域救援服,在积水区外备勤待命。当天下午,滨州增援分队决定用两艘舟艇深入积水村庄,转移被困老人。部署完毕后,两组消防员立即登艇。在搜救分队队长苏庆弟的带领下,两艘舟艇一前一后,分别在铲车、两栖救援车的拖拽下进入积水区域。
  为何要用车辆辅助,而不是直接开进去?“这处积水区域,水位不是太高,但各段水位高低不一,还有急流。”阳光路特勤站副站长庞冰指了指一旁建筑物。记者看到,积水区靠外的位置,水流未没过一层窗户,刚刚淹到成年人膝盖位置。舟艇自身发动机下水后,螺旋桨会面临触底风险。
  看到这,庞冰想起了上午的救援经历。“铲车、两栖车都是刚调来的,上午我们进去转移被困人员,一路拉着舟艇。”5日上午,接到营救任务后,庞冰与滨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阳光路特勤站四班班长苏召飞、市中消防救援站一班班长高志富三人组成小组,进入积水区域。本以为进入深水区后,可以驾驶舟艇直接冲到救援区,没想到浅水区路很长,一路上都得靠人拉着船。
  “有一段路积水已经快没了,拉船会有磨损。”眼看船在路上“搁浅”,庞冰一拍大腿,决定和苏召飞、高志富一起扛着船走,这一走就是一里地。
救援间隙趴艇上休息
两次“换乘”转移被困老人

  在积水中行进十分钟后,救援组遇到了急流,舟艇被冲歪。庞冰、苏召飞、高志富跳入水中,调整舟艇位置。此时,水面水流湍急,涉水行走,身体随时有被冲倒的趋势。
  摆正舟艇方向后,消防员再次回到船上,原本坐在前艇的苏庆弟已经上了铲车,登高观察情况。但没行进多远,救援组再次遇到急流,庞冰等人只能用脚蹬着地面,保持舟艇方向。
  多次摆正舟艇方向后,救援组冲出急流,但“好景不长”,对讲机中突然传来苏庆弟的声音。“前方水面很浅,舟艇触底,注意。”
  下午救援遇到了与上午同样的情况,水位在地势高的地方变浅,舟艇无法通过。消防员下船后,他们解开固定在舟艇上的绳索,决定让两栖车去探路。
  水位虽然不高,但已经没过大腿,原地等待的消防员便开始泡在水里暂时休息。在现场,2000年出生的苏召飞年龄最小,在舟艇一旁的他,不知不觉中趴在发动机上睡着了,战友蹚水发出的动静又让他立刻醒了过来。
  14时20分,收到前方情况通报后,庞冰决定坐铲车进入救援区域。铲车行进十分钟后,积水逐渐变深,庞冰与提前进入的苏庆弟会合,此时,被困老人已经被带了出来。
  原来,苏庆弟跟着两栖车进去后,被困人员所在区域水位较高,他临时找到一艘舟艇,将老人转移。老人到这里后,被安排“换乘”铲车继续转移,中途又“换乘”两栖车,最终被安全送出积水区。
  脱下厚重的救生衣,“全副武装”的苏庆弟、庞冰等人汗流浃背,浑身早已湿透,拿起一瓶凉水就往身上浇。有消防员直接躺在地上,双手一张,快速休息。补充水分后,苏庆弟又开始讨论接下来的救援安排。几分钟后,四人再次穿戴装备,准备出发。
  19时38分,苏庆弟、庞冰从积水区结束任务返回,队伍中还多了一个人。
  “感谢山东消防,我一个人在里面,以为出不去了。”七十八岁的老人被转移出来后,看到身边的消防员很是激动,紧接着向苏庆弟敬了个礼。“在里面接上老人的时候,他也向我敬了个礼。”苏庆弟扶着老人找到了接他的亲戚,目送他们安全离开后才去吃晚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