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穿越罗布泊”事件复盘:别把探险当“旅游”

齐鲁晚报     2023年08月07日
  □评论员 孔雨童

  近日,“自驾车队非法穿越罗布泊无人区致四人死亡”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时众说纷纭。8月3日,“中国探险协会”发布对该事件的复盘,至此,诸多细节浮出水面。总结来说,带队人员不专业和团队对风险的轻视,酿成了这一悲剧。
  在“中国探险协会”的复盘中,我们能看到几个关键的失误:车队先是加入了劣质汽油,后又把汽油误加成“柴油”,这导致了其后几辆车发生故障;车辆故障后,大部队一分为二,一路继续向前,一路返回。但“返回小分队”却没带合格卫星电话,这导致他们出事后无法联系救援;“返回小分队”回程途中再次有车发生故障,向导开车带着七人中三人先行去求援,但此前因位置距公路较近,没有带够充足的饮用水;求援途中,向导的车也陷入沙地,但因其沙地驾驶、自救技术不佳,无法将车开出,四人先后下车步行,最后仅走了8公里左右就脱水殒命。
  这当然不是第一次“擅自穿越”引发的悲剧。近年来,作为中国四大无人区的罗布泊、羌塘、阿尔金、可可西里,隔段时间就会传来有人“失踪”“求援”或“死亡”的消息。2017年,湖北青年刘银川绕过边检站进入冰天雪地的羌塘无人区,从此杳无音讯;2020年9月,到青海旅游的四川女大学生黄雨蒙擅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半月后被发现时只剩遗骸。
  迄今多起事故都暴露了类似的问题:一是擅入者低估了“无人区”的凶险。此次穿越罗布泊的车队选择在地表温度能达70℃的7月进入,大家却都像参与一场普通旅游,无人警惕“错行一步,即是深渊”;刘银川徒步在10月进入羌塘,这个时间羌塘夜间可达-40℃,还有野兽出没。其次,是专业性不足。“罗布泊车队”并非户外经验丰富的队伍,此次也没有事故预案,连作为核心的向导都能力不足;而刘银川入羌塘,60天行程却只带了30天的食物和水,保暖装备也严重不足。
  冒险和探访未知之地,或许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但探险不是缺乏专业能力、准备的涉险,更不是普通的旅游。因为无知和鲁莽将生命葬送,可不是“挑战极限”和“冒险精神”。近年来,国内热衷户外探险的群体日益扩大,相关知识的普及和专业培训也应当跟上。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话该被长久铭记于心,那就是“无论玩什么,别忘遵纪守法,重视专业能力,敬畏自然和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