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沃土,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强县

商河县发展“软实力”持续向好

齐鲁晚报     2023年08月07日
  ◤千年非遗商河鼓子秧歌尽显深厚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
  通讯员 张鸣

  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个地方独特的精神标识。商河,历为黄河故道经略之地。《诗经·商颂》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记载,玄鸟所生即商族的始祖契;县志记载,此“商”即今商河之地。近年来,商河县不断挖掘地区深厚的人文资源,塑造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提升县城文化品位,树立商河文明之城、文化之城的形象,城市人文氛围越发深厚,人民文化认同感持续增强,发展“软实力”持续向好。
  女声独唱、男声独唱、群体舞蹈,吕剧、京剧、黄梅戏、山东快书小段,还有三句半、群口快板……各类人物、各样器具、各种形式,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真是丰富多样、精彩连连。5月28日,商河县2023年“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启动仪式在孙集镇卢家河沟村隆重举行,奏响了文化惠民、文旅融合的多彩乐章。
  “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是全省性重大文化公益性活动,自“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启动以来,每到夜晚,商河县众多行政村就纷纷点亮舞台灯,奏响欢快的音乐,“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在各镇街同步开展。庄户剧团带来了经典剧目选段、小戏小剧、歌曲串烧、曲艺、舞蹈等精彩节目,演员们陶醉其中,倾情倾力的表演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近年来,商河县坚持“一村一年一场戏”行政村全覆盖,12个镇街全部有序推进,目前已演出140余场次,惠及观众13万人次。“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活动,将文艺送到百姓身边,让邻里乡亲感受到热闹的烟火气,也点亮了乡间的文艺星河,丰富了基层群众的夜间生活。
  力展抻韧,张弛有道,尽显刚柔并威……今年6月,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上,孙集镇牛堡小学压轴表演了鼓子秧歌《鼓鸣盛世 爱我中华》,“我们的节目由鼓子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克圣参与编排。粗犷豪放、飘逸洒脱、铿锵有力的表演瞬间吸引了现场观众,尽显鼓子秧歌千年非遗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牛堡小学校长王法吉介绍说。
  近年来,商河县以打造“世界秧歌之都”为目标,坚持文化“两创”,深入实施“非遗进校园”,推广鼓子秧歌校本课程,全县60多所学校组建起136支非遗传承队伍,累计培训学员10万余人,实现文化传承“后继有人”。多途径推进以鼓子秧歌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传续,用人人参与的热情和全链条体系传承,激发出了鼓子秧歌源源不断、传承传续的活泼生命力。
  炎炎夏日,瓜果飘香,8月1日,第六届“黄河大集·美信商河”贡梨采摘文化旅游节活动在龙桑寺镇油坊张村隆重举行。果园里,前来观光、采摘、写生的游客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扑面而来的果香令人垂涎欲滴,忍不住摘一颗送入口中。
  文化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长线工程,商河县把文化强县作为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转型跨越的着力点、改善民生的切入点,依托温泉、农业、生态等旅游资源,融入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之中,打造统一的、具有文化品位和创意的系列品牌,推动“非遗+旅游”“文创+旅游”“博物馆+旅游”“演艺+旅游”“音乐+旅游”“节庆会展+旅游”等新旅游业态创新发展,全面提升了文旅市场化运作水平,为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