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路镇实施“1+1+4”加快推进全域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3年08月07日
  通讯员 张婧       

  今年以来,郑路镇紧紧围绕县委“1346”发展思路,紧密结合全镇“2335”工作思路,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为目标,实施“1+1+4”全域乡村振兴行动,做实“绳网加工、珍珠红西瓜、大棚蔬菜、非遗笤帚”四个产业,探索村企合作、产城融合、支部矩阵路径,增加村集体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1”个党委掌舵。坚持镇党委在抓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围绕绳网、西瓜、蔬菜、笤帚等产业基础持续发力,结合土地、厂房、项目等资源提升载体,招引经营主体与村集体有效衔接,实现乡村振兴和村集体增收互融互促。
  突出“1”张规划领航。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聘请山东建勘设计院编制《商河县郑路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四大产业”发展架构,即:北部规划建设济南新材料智造产业园,打造20亿绳网加工产业集群;南部整合笤帚加工,建设过亿元非遗产业基地;西部推进珍珠红西瓜产业增容扩效,增强文旅休闲品牌效应;东部以黄岭村丰盛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支点,引领展家大棚蔬菜形成集“仓储物流+深加工+电商”高效发展模式。
  明晰“4”个发展路径。北部发展绳网加工产业。全镇现有绳网企业30家,其中规上企业2家,年产量4万吨,年产值4.1亿元。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郑路镇高起点布局总面积600亩、一期占地313亩的济南新材料智造产业园,目前已完成园区审批、规划编制和项目实施,已与6家绳网加工企业达成入园意向。
  南部发展非遗笤帚产业。全镇现有笤帚加工作坊160家,从业人员1200余人,年产量2100万件,年产值1.2亿元。计划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把分散的加工户组织起来,统一采购原料、统一组织生产、统一品牌销售,面向精品化、大众化两类市场研发产品,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西部发展珍珠红西瓜产业。全镇现有珍珠红西瓜种植大棚910个,年产西瓜900多万斤,销售收入1.4亿元。郑路镇以路家村为中心打造2000亩珍珠红西瓜核心种植区,鼓励周边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到路家村承包大棚发展“飞地经济”;计划整合15家村级党组织、1家行业协会、6家合作社、89家农户,统一购苗、种植、管理、销售。
  东部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全镇现有蔬菜大棚1.2万余个,年产蔬菜30万吨,覆盖23个行政村,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53个,正在建设总投资800万元、占地120亩的2个财政资金扶持项目。郑路镇以黄岭村为中心巩固提升大棚蔬菜产业;通过平台融资、项目运作,打造蔬菜产销、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精品民宿、农事体验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片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