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服务为幸福生活增色

太白湖新区创新“五彩服务”品牌,打造和谐温馨家园

齐鲁晚报     2023年08月15日
  社区雏鹰课堂受欢迎。
  记者 丁安顺 实习生 李文浩 通讯员 马健行

  太白湖新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紧贴民旨民意,不断完善《社区居民服务手册》,推进“五彩服务”品牌建设,以“红色教育”“橙色关怀”“蓝色调解”“绿色志愿”“紫色便民”的“五彩”服务为依托,积极挖掘社区骨干、热心群众等治理服务人才,引导各类群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构建幸福快乐家园。

  红色教育强党性
担当使命聚民心

  8月1日,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京杭佳苑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宣讲队开展“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京杭佳苑社区党委书记任守岭向社区儿童讲述了“八一”建军节的由来,交流了我军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分享了我军现有五大军种的职责分工。京杭佳苑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宣讲队队长李炳强,向孩子们讲解了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雷锋展馆,加强儿童爱国主义教育。
  上述活动只是许庄街道众多宣讲志愿活动的一个缩影。为打造“党建+网格+社会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品牌,京杭佳苑社区每月5日、25日面向社区党员、社区社会组织骨干、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家长等开展理论学习、办公技能学习、社工服务技能培训学习,理论结合社区实际,在学习中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 增智聚力”办公学习公益培训课堂、“京杭佳苑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雷锋精神巡回宣讲活动、“时光有印 岁月留痕”许庄记忆乡土文化家风宣讲等典型项目活动,成为广大党员重温入党记忆的好去处、孩子们接受红色熏陶的新课堂。
深切关怀系民生
真“橙”帮扶沁民心

  “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们学习硬笔书法。”京杭佳苑社区雏鹰课堂志愿者徐振华提笔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写着,学生们跟着志愿者的节奏临摹着。“每周两节书法课,一节硬笔书法,一节软笔书法。20多名孩子都学得很认真,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他们也有很大的进步。”徐振华告诉记者。
  京杭佳苑社区面向社区儿童打造了“党社联动 成长相伴”公益课堂和寒暑假“雏鹰课堂”儿童教辅公益项目。太白湖新区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群体,整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食堂,为老人提供助医、助洁、助餐、代办、居家照护、康复等关怀服务;开办幼儿托育中心、“四点半”课堂,提供放学放假托管、辅导、素质拓展等服务活动;对社区困难群体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关注与关爱。
蓝色调解促和谐
援法议事舒民心

  位于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的明德花园社区,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社区,“我们小区一共20栋楼,3165户,目前居住一万多人。”明德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田加镇说,社区居民结构复杂,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流动人口也多,社区居民的矛盾也就随之产生。
  社区联合网格员和物业管家成立志愿服务队,及时收集和解决居民矛盾。“近期,19号楼二单元的一户居民反映楼上阳台漏水,造成自己家阳台渗水的现象。”该楼网格员郜成路说,我们积极与楼上住户反映问题,联合物业公司维修人员上门维修,将漏水管道及时关掉,并督促该住户及时解决,以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以“睦邻惠客厅”“高亚丽调解工作室”为主要阵地,秉承“和为贵”理念和“孝贤和顺”文化,建立矛调解纷机制,处理社区纠纷、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机制运行以来,共解决社区矛盾纠纷1起,邻里纠纷4起,家庭矛盾8件,最大限度维护了社区和谐友善氛围。
绿色志愿携手行
文明之风抚民心

  8月9日,记者走进御景花园社区舞蹈室,御景花园文艺志愿服务队正在排练着舞蹈,“我们一有空就会来到这里,跳跳舞、唱唱歌。同时排练一些节目,在社区文艺演出的时候,表演给社区居民。”志愿服务队队长崔利霞说。前不久,在“中国体育彩票”济宁市第十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操(舞)比赛中,崔利霞带领着队员们荣获二等奖。
  社区采取“常驻+非常驻”的服务形式,成立“先锋”“巾帼”“红心公益”“退役军人”等志愿服务队伍,依托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等平台广泛开展志愿活动,努力做到服务群众全方位、宽领域。截至目前,共组织各类志愿活动300余次,惠及居民群众2万余人次。
“紫色便民”零距离
热情服务暖民心

  为解决小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充电问题,明德花园社区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面向社区群众提供基础便民服务,以社区党委为统领,深入开展“我为居民办实事”活动,社区规划分两期建设18个车棚,目前一期建成9个。
  为增加居民的幸福指数,社区配备“新邻妈妈”幼儿托育、社区日间照料、老年人幸福食堂、爱客多超市、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服务站,让居民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一站式”便捷服务;同时,健全完善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管理制度,舞蹈室、书法室、体育活动室等实行预约制与错时服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高活动室利用度,满足居民文体生活需要;横向发力进一步拓展更多便民服务内容,将惠民服务活动日常化、多元化、精准化,实现服务范围全覆盖、服务时段全天候、为民服务零距离,居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