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攻陷”直播江湖?

几百块钱用一个月的虚拟主播,能抢走真人主播饭碗吗

齐鲁晚报     2023年08月23日
  记者 于梅君
  随着聊天机器人chatgpt风靡全球,“数字人”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目前在部分电商直播基地,虚拟主播已广泛应用。真人主播未来能否被虚拟主播所取代?由“数字人”担任的虚拟主播,带货效果如何?直播江湖能否被AI改写?

百万“数字人” 今年跑步入场
  凌晨时分,上百平米的公司里空无一人却热闹非凡:一排排电脑、手机陈列其中,屏幕上,一个个虚拟主播眉飞色舞地直播叫卖,仿佛一场没有人类的AI狂欢……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崛起,直播人才缺口一直在扩大。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万亿元,仅在2021年至2022年间,中国虚拟主播企业注册数就几近翻倍,由564家增至948家。
  在去年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透露,科大讯飞5分钟就可以生成一个虚拟主播。而在今年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刘庆峰则表示,“随着技术发展,如今1分钟就能定制一个虚拟主播”。
  硅基智能创始人司马华鹏介绍,截至目前,硅基智能已生产了近150万个数字人,与30余万商家达成合作,与4万余个电商带货直播间达成合作,且与许多百万粉丝大V都有一定合作。
  “虚拟主播上线后,不需要再给直播团队配备专人,主播、文案、运营都能通过数字人完成,成交转化率是真人的1.93倍,平均每日商品交易总额相比真人增长7.5倍。目前,我们基本已取消了真人直播。”国内一家酒类营销商介绍,虚拟主播的最直接优势是成本低,目前定制一个数字人主播,每月最低费用仅数百元,还可以自由选择形象。同时,通过线上模拟,能提供不同风格的直播间,不需要搭建实体的直播场景。虚拟主播还能做到全天24小时在线直播,这些都是真人主播无法做到的。
  “预计今年中国将至少新增100万个数字人。”新壹科技CEO雷涛表示,目前,数字人行业已进入稳定的增长期,有望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无门槛视频创作。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30年中国数字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元,发展空间广阔。
  实际上,AI不仅将国内很多领域搅得“天翻地覆”,跨境电商圈也被这股风搅动着,外国主播、模特、网红也开始被一个个虚拟人所替代。“用数字人跨境直播时,部分可实现真人同样直播时长80%的成交额,粗算下来,成本可减少十几万元。”特看科技运营总负责人徐浩添介绍。

虚拟人直播带货,这事儿靠谱吗
  今年618期间,数字人直播一度成为京东、淘宝等购物平台的热门话题。据京东战报透露,今年618开门红开启10分钟,商家数字人直播间的开播数量,较去年双十一增加近4倍。
  从形象上来看,新一代数字人可以通过真人视频生成虚拟形象,仅需上传一段1至4分钟真人视频,30分钟内就可以一比一复刻真人形象,形成“数字分身”。
  在文心大模型支持下,2D数字人直播则可以自动生成直播话术。话术契合直播全流程,包含开场破冰、福利放送、暖场话术、催单话术等。比如,商家在后台输入“泰国金枕榴莲”“月销量10w+”“不少于300字”几个关键词后,几秒内,平台便能写出一段完整的推广文案。
  在直播过程中,升级后的虚拟主播还能自动回复弹幕,对常见问题,如退换货规定、发货时间、优惠力度等均能回答。
  百度智能云曦灵数字人主播带货智能手表,连播33小时,销售额达1.3万元,而这33小时总成本不到100元。在另一个售卖迪士尼门票的直播间,AI主播稳定开播一个月后,总销售额达到54万元。
  不过,数字人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在直播这类即时性场景中,不少数字人主播的口型、互动性仍不够真实自然。对于中小商家来说,无法随时互动,就缺乏让消费者建立信任的基础。
  “现在的一些虚拟主播带货画面比较粗糙,话术也很简单,有时甚至连小学生也糊弄不了。”一位餐饮直播者称:“观看一些数字人直播,就像走进了一家全是预制菜、由机器人传菜的餐厅,缺少烟火气和人情味。”
  “确实,如今不少数字人直播带货,是用录制视频来模拟的”,微媒创始人天狐表示,直播电商最核心的,还是面对面互动推荐,以目前的技术,很多数字人暂时无法代替董宇辉等有着强烈个人风格的头部主播,数字人直播只能和真人直播形成补充。
  在人工智能专家郭涛看来,使用数字人直播赚钱并非易事。“除了数字人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还面临线上流量贵、获客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退货率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未来AI数字人能取代真人主播吗?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认为,“随着数字人更新迭代,将来或许会取代大部分主播,但现阶段,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成为我们的‘灵感扩大器’。”
低价诱惑背后,当心暗藏骗局
  在这个24小时直播带货的年代,数字人被赋予越来越多的任务,包括智能回复、提升效率、无人值守等等。但是,在看似方便快捷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骗局。
  这些骗局多以技术为幌子,以“数字人助力直播带货”为名推销。在一些网上平台,“198元AI虚拟主播数字人”“17.6元虚拟主播教程”等广告比比皆是,吸引众多商家掏腰包。
  然而,在使用这些数字人直播之后,不少人却吐槽被坑,“厂家声称能24小时不间断轮播,一个月赚十几万,实际上有的数字人不但话术简单、缺少互动、效果差,刚用没多久还被短视频平台封禁,导致退款无果、投诉无门。”
  “用户是最好的试金石。”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部分数字人公司是根本不具备AI技术和源码的套壳公司及代理商,他们向原厂购买封装好的模板后对外销售。这也是目前数字人商用市场混乱的核心原因。
  此外,数字人直播还会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他们通过创建虚假的数字人主播,吸引用户观看并进行网络诈骗活动。这种骗局常常伪装成热门主播或明星,或通过打擦边球的手段,诱导用户进行网络赌博或其他非法活动。由于数字人直播本身就有不真实的特点,一些用户很容易被蒙骗,造成财产和信息损失。
  另外,数字人直播还存在一些技术和安全隐患,比如可能会被黑客攻击和篡改,导致信息泄露和损失等问题。

多部门联手给“数字人”立规矩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数据安全和偏见歧视等问题,如何统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引起各方关注。
  近日,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出台《办法》,既是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风险的现实需要。
  《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
  《办法》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使用具有合法来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型;涉及知识产权的,不得侵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涉及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训练数据质量,增强训练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多样性。此外,明确了数据标注的相关要求。
  如今,已有不少直播平台出台对虚拟主播的监管举措。5月9日,抖音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要求发布者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进行显著标识,虚拟人需在平台进行注册,虚拟人技术使用者需实名认证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