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速27.3%!

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发布四周年“成绩单”

齐鲁晚报     2023年08月30日
  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353亿元,年均增速27.3%;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年均增速26.3%;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3779.7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5亿元,年均增速65.6%;新增企业主体3万户……8月29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四周年建设情况,发布《青岛自贸片区四周年发展成果白皮书》。

  记者 尚青龙

高标准规划建设
经济高质量发展

  获批四年来,青岛自贸片区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6353亿元,年均增速27.3%,占全市比重由获批前的16%提高至23%;实际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年均增速26.3%,占全市比重由获批前4.1%提高到2022年15.5%,以占山东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6%的进出口和3.7%的利用外资;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3779.7亿元,占全市比重由获批前的18%提高至2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5亿元,年均增速65.6%,税比达95%;新增企业主体3万户、纳税主体1.7万户,分别是成立前1.6倍、1.5倍;企业主体和纳税主体分别年均增幅27.5%、25.2%,企业主体活跃度为86.2%,比75%的“非常活跃”基准高1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发展呈现数量、质量双提升趋势。
对标国际先进规则
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标RCEP、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青岛片区在贸易、投资、金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发展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青岛自贸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突破性创新成果。
  探索“动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破解大宗商品领域货物难管控、货权不清晰、信息不透明、融资成本高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服务贸易企业融资超13亿元,为国家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提供新模式,获国务院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获批四年来,累计实践形成285项创新案例,12项获国务院、国家部委全国复制推广,52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有效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改革创新释放开放发展活力,带动新引聚世界500强中外投资项目66个、过亿美元项目29个、过亿元项目662个。前湾综保区两年提升16个位次,进入全国137个综保区前10位。获评“全球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奖”等20余项国内外荣誉。
国内国际双循环
航贸金融融合发展

  提升港航服务水平。建成北方最大的船舶交易市场和国内最专业的拖轮、租船交易平台。畅通海铁联运物流通道,港口海铁联运箱量连续8年居全国沿海港口之首。启运港退税政策拢聚货源效应初步显现,四个月带动出口货值60亿元,服务助力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五,航线密度北方港口居首,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居东北亚首位,有力支撑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
  扩展国际贸易生态。深化大宗商品模式创新,推出进口原油“先放后检”、保税铁矿石“随卸随混”、进口棉花“集成查检+分次出区”等国家级、省级创新模式。落地RCEP易腐产品6小时通放行、“白名单”出口企业8小时速达退税。聚焦贸易新业态创新发展,全省率先开展“9710”“9810”业务,创新跨境电商保税直播。新型离岸贸易连续两年全省占比超80%,全市占比90%以上。
  提升金融支撑功能。扩大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构建“金融创新实验室+专家智库+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创新生态,落地23项试点任务;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多方面积极“先行先试”,形成具有青岛片区特色的金融自主创新案例,其中,“港云仓”荣获国务院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一等奖,“境内运费外汇支付新模式”“国际海运费项下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新模式”等举措助力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加速创新型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实体经济优先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兴产业——推进集成电路聚链强芯。加快建设青岛市集成电路产业园,“链主”项目晶圆产能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园58万平方米新载体厂房封顶,光掩模版、高端智能功率模块、3D车载盖板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高端人才集聚中心、专业人才培育中心、基础设施工程等一批产业配套项目全面建设。
  优势产业——推进智能制造提质扩容。建成全球家电行业首个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示范园,卡奥斯赋能的海尔中央空调和冰箱互联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总数占全省的二分之一。
  未来产业——推进基因科技加速布局。发起基因科技“三千”行动计划,规划建设千亩基因科技产业园,华大基因北方中心、健康产业园、清原海洋生物基因编辑研发及应用等先导项目建设提速,锐翌生物、百迈客等“筑链”项目集聚发展。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
塑造发展新优势

  深化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国家级“海洋基因库”,建成国际首个深海生命基因组数据库,海洋生物基因组数据量对全球海洋生物基因组研究贡献度28%、中国贡献度49%,渐成“南深圳,北青岛”之势。中国首家海洋药物生产企业、唯一一个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实现突破,国际首个抗肿瘤海洋药物一期临床试验。
  深化高端装备智造。推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华大智造建成国内首套全自动化大型超低温样本库,建立国内首个多模块、自动化测序酶试剂智能生产线,超大通量基因测序仪、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移动平台等产品全面投产。华大基因建成运营全球最大时空组技术平台,发布时空组学技术,全球首次实现生命全景时空分子图谱。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海洋产学研融合,成立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先后与国内外178个科研院所开展548个项目合作,举办全球基因组学大会,发布全球首个《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白皮书》。设立青欧生命科学研究院,与20个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深化集聚创新人才。以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培养高层次人才,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建成运营海外工程师型研发社区、国际人才社区、留学生科创岛等功能载体,成立全省首个专注人才和企业服务的综合服务集团,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改革,集聚中外院士21名,带动就业超过5.7万人,就业参保人数突破10万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