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字当头,扛牢国企担当以深化主题教育推动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夏正启

齐鲁晚报     2023年09月12日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青岛水务集团党委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思维,将主题教育与水务事业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一体推进,将具体任务细化为学习研讨清单、寻标对标清单、民生项目清单等共9项清单、228项任务,以清单化管理模式统筹主题教育各个环节,不断创新载体、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一、抓实理论学习,提升政治能力,贯穿“六学联动”,在深学细悟上下功夫
  聚焦学思想这一主线,坚持在“面”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头脑,确保党组织、人员全覆盖。
  健全机制“规范学”,集团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研讨50余次,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通读精读党中央规定的8种学习材料。领导干部“带头学”,举办4期主题教育读书班,领导干部均制定自学计划,带头抓好个人自学。结对共建“交流学”,开展政企社四方结对共建活动14次,通过组织建设互促、党员干部互学、党建载体互用的形式提升学习质量。专家讲授“宣讲学”,邀请市委党校教授分17个批次为全部1543名党员进行专题辅导,打通理论学习“最后一公里”。突出特色“体悟学”,充分利用青岛水务党史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创新方式“生动学”,以青岛市第二个党支部“李村水源地党支部”为素材,制作舞台剧开展巡回演学,传承水务红色基因。
二、抓实调查研究,突出问题导向,把握“两个维度”,在打通堵点上下功夫
  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加压发力,将调查研究的“准星”时刻对准高质量发展这个“靶心”,根据市委确定的18个方面调研重点,着眼于宏观政策与微观问题相结合、当前难点与历史遗留问题相结合,制定“课题+问题”两个调研库,聚焦“宏观+微观”“当前+历史”两个维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选题上坚持“既要抓大,也不放小”,宏观方面围绕优化城市水资源保障、提供优质增量水源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和实体经济发展等广泛性、战略性、全局性工作,确定“水务资源一体化整合”等30项调研课题,率先实现崂山区全域城乡水务资源整合;微观方面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水问题”等24项具体民生问题,办理便民服务事项1949件,解决用户多次来电、回访不满意等热点难点问题66个。
  破解难题上坚持“当下问题不拖、历史问题不躲”,把解决当下问题、化解历史矛盾作为调查研究的着力点,既对调研发现的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两张皮”等问题进行检视整改、破题解困,创新建立了具有水务特色、与中心工作深度契合、高度融合的党建业务融合工作模式;又对30项历史遗留问题挂图作战、按照“四化”“六可”原则聚力攻坚,依法依规、妥善稳慎解决了李村河北岸水质净化厂项目建设、垃圾渗沥液母液全量化处置工艺问题等一批制约集团发展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三、抓实推动发展,立足成果转化,强化“三个创新”,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
  坚持把推动发展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引擎,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靶向发力,集中精力补短板、解难题,做活四篇“水文章”。
  强化机制创新,坚持把理顺工作机制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特许经营权授予、政府购买服务和红线内供水设施专营项目建设等8项机制,有效改善企业经营业绩,持续优化企业运营环境。
  强化体系创新,坚持将制度体系建设作为提升企业治理效能、谋划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要素,建立健全全员绩效目标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风控合规管理等6个体系,配套制定《投资管理办法》等23项制度,形成工作管理闭环管控。
  强化技术创新,引导广大党员积极成立技术攻关团队,着力在突破一批“卡脖子”及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下功夫,创造性地推出污水处理厂“零碳源投加深度脱氮除磷技术”,获得院士专家组科技成果评价认可,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污水处理行业提供了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
  注重以成果转化打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堵点,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做好水务工作的务实举措,做优做活“四篇水文章”。
  一是保障“水安全”、深度匹配城市发展战略。贯彻“四水四定”原则,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以现代水网规划为牵引,推动北部中心水厂、官路水库输水管线建设,推动30万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构建“两主多辅”大供水格局,保障供水安全。加快推进15万套排水窨井防坠落设施建设市办实事,安装井盖位移报警装置5000套,保障脚下安全。坚持极值思维、底线思维,完善崂山水库洪水防御系统建设,实施市区重点积水部位网格化分级管理,健全与交警、地铁及各区市防汛联动机制,完成市区积水点改造70余处,保障防汛安全。
  二是创优“水生态”、发力城市更新建设。坚守环保底线,开展“水务设施更新建设2022-2024三年行动”,总投资180亿元,推进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加快麦岛、娄山河等9个污水处理项目,试点推动团岛、海泊河全地下污水厂提标扩建,以EOD生态治理新模式助力城市品质提升。运用“厂-网-河”一体化运营管理优势推动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年均生态补水7000余万立方米,助力我市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三是做活“水经济”、助推全市实体经济产业发展。打破青岛水资源刚性约束限制,积极拓展重要园区、重点项目淡化海水和再生水工业应用场景,与青岛石化等10余家企业开展“点对点”专用管道直供,向青钢、金能、海湾化学等10余家大型企业直供淡化海水1600余万立方米/年,积极保障电子、芯片、化工、医药等高耗水重点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加强浓盐水综合利用,与上海礼思公司开展深度技术合作,开工全球首个海水提锂项目,工作经验被《经济日报》等中央权威媒体报道。深化与央企合作谋划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海淡项目,积极参与埃及、多哥等海淡工程建设、项目运营,持续做大做强海水淡化产业。
  四是改善“水民生”、树牢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行HACCP水质精细化管理体系,完成所属3个水厂深度处理改造提升工程,实现市区自来水深度处理全覆盖。全国首创供水“青水管+”延伸服务模式,实施“一免、一查、一服务”和“诉求速办”无拒绝服务机制,工作经验在全市水务行业推广。推广排水难题“先行处置”机制,探索楼院责任外排水窨井“一家管”模式,义务处置非责任排水问题1000余件,蝉联E20环境平台“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投资运营企业”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