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鲶鱼”事件调查也应该体现“深圳速度”

齐鲁晚报     2023年09月18日
  政务工作无小事,面对群众诉求,公职人员应该一心为公,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即便诉求不在职责范围之内,也要耐心细致解释,给出合理建议,而不是用一句“不予公开”将群众拒之门外。

  “北极鲶鱼”事件有了新回应。
  近日,有网民就“北极鲶鱼”事件调查情况,向深圳市交通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该局回函称:相关信息不属于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决定不予公开。此举引发舆论关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工作人员在9月14日表示,“会登记反馈,具体处理结果将会在15个工作日进行回复”。
  今年3月,昵称“北极鲶鱼”的微博用户在网上高调炫富,称其祖父曾担任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家中存款超过9位数,自言“感觉贪了”。引发全网关注,几度冲上热搜。
  面对汹涌舆情,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3月24日明确表示,“已就相关信息开展核查,将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这一回复在当时被赞为“深圳速度”。可是,时间过去了将近半年,却并无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公布。
  “北极鲶鱼”祖父是否为深圳交通运输系统退休干部?其家中是否真有超过9位数的存款?这些存款的来源合法不?其祖父是否存在贪腐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媒体和公众迫切想知道答案,也有知情的权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公开“北极鲶鱼”事件调查结果的申请,深圳市交通运输部门理应正视公众对于事件的关切,重视申请。即便申请内容不在需要公开的信息之列,也应该进行细致的解释,最好给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显然,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回函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回函只是简单罗列了规定。这样的回复从法定程序上没有明显瑕疵,但是从重大舆情应对角度来说,却显得过于简单粗暴,不但不能平息舆情,反而可能进一步激化舆情。事实上,“不予公开”的回函确实引发又一波的舆情。
  这也给深圳交通运输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提了个醒。政务工作无小事,面对群众诉求,公职人员应该一心为公,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即便诉求不在职责范围之内,也要耐心细致解释,给出合理建议,而不是用一句“不予公开”将群众拒之门外。
  好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似乎已经认识到了问题,针对“不予公开”回函以及事件调查情况,相关工作人员称“将会在15个工作日进行回复”,这是十分必要的。
  要知道,一纸“不予公开”的回函,平息不了舆情。不属于政府公开信息,不能以“政府信息”的形式公开,不代表不能通过其他途径公开。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对于事关城市形象的“北极鲶鱼”事件,深圳也应该体现出“深圳速度”的优势,加快事件的调查,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向公众公布。如此,才能消除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