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无形”的大学之门,都应打开

齐鲁晚报     2023年09月18日
  评论员 孔雨童 
绘画 徐进

  继7月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陆续开放后,9月12日,广州大学也发布校园开放管理公告,截至目前,多地皆有一批大学正式向公众“敞开校门”。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本身也带有公共属性、开放基因。敞开怀抱、海纳百川的“大学精神”,更是在许多知名大学的校训和办学理念里都有所体现。早年间北大就专门制定了相关规则,以迎接社会人士旁听;疫情防控前,多数高校校门也是敞开的,常有校外人士前去旁听名师课程,参与论坛讲座。
  对于大学的“开放”定位,当代大学生也颇为认同。今年,某媒体曾对21个省份的高校进行调查,96.3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就读的大学应该重新打开校门,其中选择“无限制对外开放”和“有条件和限制进入”的比例分别为32.47%、63.92%。
  当下,对于大学开放还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质疑这会“扰乱校园秩序”,有人高呼“校园不是公园”;很多高校也迟迟没有开门的动静。对此,广东省教育厅不久前的一次回应颇为一针见血,“如果开放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是开放带来的问题,而是管理不善带来的问题,管理不便不能凌驾于开放之上”。开门带来的问题,不是无解,只怕懒政。
  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大学”。大学并不只有传统意义上的研究学问、培养人才这一个身份,它从来都承载着引领社会、服务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的“育人”,都应与社会相连通。而我们当下应打开的,除了这扇“有形之门”,更有那扇“无形之门”——以主动的姿态,开放更多教育资源,释放更多人文能量,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启迪民智、文化引领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