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非遗项目送到群众身边

济宁市文化馆让非遗与群众“零距离”

齐鲁晚报     2023年09月27日
  记者 汪泷 通讯员 孙灿

  近年来,济宁市文化馆以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为契机,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探索实践路径。非遗志愿服务、非遗手造系列活动、非遗小课堂……通过不断的创新,如今,非遗已发展成为了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非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具象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追求更进了一步,也更加有了文化自信。
  非遗记录工程
让传统曲艺“流芳百世”

  9月21日下午,山东落子传承人王继雷如约来到了济宁市文化馆。在一楼的多功能厅里,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早早架好了摄像机等待着他的到来。
  在这里稍作休息后,王继雷便换上大褂,左手手持大钹,右手拿竹板,清了清嗓子,唱起了传统曲艺《白翎扇》。工作人员一边录制着,一边做着记录,简单一统计,这已经是王继雷在馆里录制的第20余次了。
  “非遗记录工程是文化馆开展的一项非遗基础性、系统性的保护工作。”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程旨在将一些面临失传或传承受阻的传统曲艺,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记录和保护。以此为契机,济宁市文化馆也于2022年开始,针对济宁市的传统曲艺启动了这一工程。
  在经过层层筛选后,便从山东落子传承人王继雷演唱的传统曲艺《白翎扇》开始记录。“不要小看这项工程,这段传统曲艺王继雷老师可以唱70多回,所以从去年到现在,记录工程一直有序推进,持续开展中。”
  对于这项工程,已年过七旬的王继雷也有自己的看法。虽然他都要坐上将近1个小时的公交到馆,但每次约定好的录制他始终“雷打不动”地准时抵达,“你想想,一首传统曲艺就有70多回,我就是愿意教,现在又有多少年轻人有这个耐心学完?更不要说能把这70多回完完整整地唱下来,首先还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积累。”所以王继雷也希望能够通过参与这项工程,把过去一些经典曲艺记录下来,“即便今后没人会唱了,但能通过视频看一看、学一学,也是一种传承呀。”
  据保护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也将提升这一记录工程的推进速读,把更多济宁地区的传统曲艺,用现代技术保存下来。
非遗小课堂
让传统文化“寓教于乐”

  如果说非遗记录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种“登峰”,面向的是一批在非遗的各自领域中已取得一定艺术成就的名家的话,那么济宁市文化馆近年来将非遗的“落地”,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
  9月23日,济宁市文化馆【节气里的非遗】“跟着非遗游黄河”非遗手造系列活动如约而至。活动中,指导老师带领小学员跟随黄河沿线城市,探索当地特色非遗项目,亲身体验制作丰富多样的非遗手工艺品。据工作人员介绍每期活动的主题各不相同,小学员们的体验也多种多样,在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以“触摸”“体验”的方式切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作为济宁市文化馆非遗小课堂“三进两促”志愿服务项目的其中一项重要支撑,从去年的“二十四节气”,到今年的“跟着非遗游黄河”,一年一个主题化的非遗体验课程,不仅成为了馆内的明星公益体验课,也通过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将非遗体验的魅力辐射开来。据统计,截止到目前,今年该活动已累计开展了14期,惠及近千名青少年。
  据济宁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文化馆主体馆开展的“非遗小课堂”特色课程,主要以年轻人的视角、唯美的设计,整合提炼相关的民俗活动和手工技艺项目,“打造主题化的课程,提升非遗小课堂品牌的趣味性、知识性和丰富性,让大众在参与手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民族的智慧,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服务内容
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非遗成果人人共享,促进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促进非遗项目更大范围的传承发展,形成‘三进两促’的自愿服务模式。”该工作人员介绍,自2019年实施以来,服务活动遍布街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中小学幼儿园和重点景区,前期活动的开展为之后组织活动打好了项目基础。
  据介绍,在“三进两促”志愿服务项目中,志愿活动主要通过文化馆专业指导,传承人专业授课与社会组织参与,在社区、学校、景区开展非遗志愿服务项目。
  市文化馆通过成立爱心志愿服务队,引导志愿者在非遗传承保护领域发挥志愿力量,更好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和传播非遗,让广大群众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与社区服务组织签订合作协议,专门用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社区居民非遗成果共享的最后一公里,并针对社区不同群体开展专项课程,打造标准化服务课程。
  活动采用“场馆+学校+社区+景区”联动机制,“固定场馆+流动场所”模式运营,以点带面组织开展活动。以文化馆主体馆作为传播主要阵地,开设非遗培训班以及特色班,利用传统节日、寒暑假及周末组织传承人,常态化开展非遗课程教学;以学校、社区以及景区为流动场所,针对不同学员,制定不同课程内容,不定期举办非遗小课堂展示体验活动,比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非遗体验系列活动走进东红庙社区,将优秀非遗项目送到群众身边,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可,已成为文化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品牌项目。
力争实现
标准化志愿服务模式

  截至目前,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200余场,任城区社区全覆盖,直接惠及社区居民万余人、学生及特殊人群2万余人次。并先后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0年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荣获济宁市“五为”志愿服务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度济宁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志愿你我 美德济宁”2023年济宁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组第一名。
  下一步,济宁市文化馆将继续打造服务标准,实现可复制、可推进、可落实的标准化志愿服务模式,加强服务传承人团队的培训,突破团队唯一限制,实现不断孵化拓展。努力实现“非遗进校园”发展成“非遗在校园”设立小课堂示范基地,“非遗进社区”发展成“非遗在社区”将小课堂作为常态化、日常工作持续开展,实现非遗保护融入现代生活,促进非遗传承发展。
  此外,通过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融入群众生活,丰富群众生活,促进传统文化基因的普及应用以及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曲艺展演在景区备受市民们的追捧。
  山东落子传承人王继雷参与非遗记录工程。
  济宁市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课堂上体验非遗项目“扎染”。
  孩子们在黄河手造活动中体验金属锻造技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