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心脏病医院高婷雯博士

勇于创新又精于实践的“铅衣玫瑰”

齐鲁晚报     2023年09月28日
  见习记者 张颖

  高婷雯,青岛大学附属日照医院/日照心脏病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师从著名心血管病学专家葛均波院士。擅长各类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治,尤其擅长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曾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系统学习生理性起搏、无导线起搏等先进起搏技术。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SCI论文多篇。
心衰患者重获“心”生
  在采访中,高婷雯博士分享了一位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张先生的案例。张先生因频发室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和心脏功能衰竭而就诊,经过综合评估后,发现患者存在心脏基础疾病,心律失常属于器质性室速,经风险评估为猝死高危人群。
  在进行了充分的查体和手术方案论证后,高婷雯决定为张先生进行CRT-D植入术。她解释说,CRT-D是一种复杂先进的起搏治疗方式,结合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CRT)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双重功能。这种治疗方案可以使心脏实现左右心室的同步收缩,并在发生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时及时进行除颤治疗,从而减少猝死的风险。
  CRT-D是心脏介入手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之一,在操作上更为复杂,不仅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极高,需要术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团队的密切配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高婷雯为患者顺利实施了CRT-D植入手术,将三个电极完美植入到患者右心房、右心室、左室心内膜,术中优化参数后,患者QRS间期114ms,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高婷雯介绍,左束支起搏作为一种生理性起搏方式,近年来已成为起搏器植入新趋势。将起搏电极置于人体固有传导束上进行起搏,使起搏器发放的电冲动能够经由自身传导束传导,可最大程度地保持或恢复左室收缩同步性,不但可避免起搏器介导的心功能不全,还可应用于治疗部分药物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
  “CRT-D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标志着我院在起搏电生理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也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重度心衰和心源性猝死治疗方面迈上了新台阶。越来越多的严重心衰患者将得到先进的治疗,并从中受益。”高婷雯向记者指出这种技术在心衰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张先生已康复出院。
屡创日照多项“首例”
  凭着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多年的扎实基础以及对先进起搏技术的高度热爱,高婷雯专注于心血管内科专业——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的研究。
  高婷雯告诉记者,进入日照心脏病医院工作后,她感觉走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尤其是心血管内科,给了她们这些年轻医生快速成长的空间。在科室,她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开展了日照首例CRT-D(心脏再同步复律除颤器)植入术;省内首例心室三点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术(LOT-CRTD);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CCM+ICD)一站式手术等,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理性起搏并兼顾安全性,减少并改善心衰的发生。
患者眼中的美女医生
  随着工作的开展,高婷雯的手术患者大幅增加。她对每一位患者都能认真负责,力争做好每一台手术的严谨求实,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赞誉。
  有一次,高婷雯收治了一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这名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值)仅为26%,活动严重受限,在既往规范化抗心衰药物治疗下,心衰症状仍继续加重,患者家属非常焦急。经高婷雯评估后,为减少患者手术费用及住院次数,起搏与电生理团队决定为王阿姨行一站式植入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联合治疗。在对ICD进行猝死预防保障的基础上,CCM可以通过在心跳绝对不应期施加电刺激的方式,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显示,患者射血分数已经提升了8%,左室缩小10mm,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患者对术后效果十分满意。高婷雯告诉记者,今后,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将长期、持续改善心功能,患者的心功能还将继续恢复,生活质量也将明显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高婷雯深知作为一名女医生的优势所在,“一来,我在沟通上有耐心,很少遇到跟病人起冲突的情况。二来,女同志相对比较仔细。像普通起搏手术,40分钟左右可以做好,但复杂的生理性起搏手术就会比较耗时,两、三个小时的手术时长也是有的。这对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女医生反而有优势,女性心静稳得住,我就耐耐心心地做好为止。”
  高婷雯告诉记者,她还很年轻,日照有很多值得她学习的前辈,她会不断提高技术,完善自己,在先进起搏技术的路上走得更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