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更智慧

太白湖新区入选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孩子乐享优质教育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17日
  智慧纸笔
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10月12日,走进山东师范大学太白湖实验中学西校区(济宁市北湖第一中学),初三(1)班的学子们正在数学教师李海伟的带领下上着课。“这节课我们测验分式运算,请大家翻开练习册,对选择题、运算题分别作答。”李海伟说完,学生们纷纷认真作答起来。
  伴随学生们在练习册沙沙书写,李海伟在投影上随机点击一位同学名字,该学子的答题过程便在大屏上一步步呈现,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答题思路,也便于同学之间的思路交流。这一切是基于智慧纸笔得以实现。“这种纸、笔很新奇,虽然看上去跟普通纸、笔没什么区别,却能直接投屏到课堂上的大屏幕上,非常方便。在类似的课堂互动中,我们的字也写得越来越好看了。”学生金慧馨说。
  “我们班从暑假结束后,逐步使用智慧纸笔系统。借助该系统,可从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各个学生的答题过程、答题速度、答题质量,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明显提升,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李海伟介绍,智慧纸笔还能统计学生们的错题率,“尤其在选择题环节,能够统计学生们的正确率,并直观显示易错选项,令教学也更有效率。”
  学生张乐瑶说:“每当我用智慧纸笔书写时,会更认真对待每一个做题步骤,书写的时候更加仔细了。通过大屏看到别的同学对算式有新的答题思路的时候,我也很受启发,会因为掌握一种新的解题思路而感到开心。这种形式加深了我对题目的理解,有利于我更加高效地学习。”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姜旭表示,该校将以智慧纸笔使用为契机,发挥其所带来的效益,精准教学,落实因材施教,赋能教师成长,实现优质教育。
一师多享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薄薄一张纸,四边生长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它当差使。有哪位同学来猜一下这个谜语是什么?”在石桥镇第一小学的网络互动同步课堂上,美术老师李梦格通过电子屏幕,向10多公里外的新闸小学的学生提出问题。屏幕的另一头,很快就有小朋友举手回答。这是石桥镇第一小学美术教师李梦格在石桥镇第一小学与新闸小学共上一堂课,课堂上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过程体现了互动课堂教学的实效。
  “网络互动同步课堂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们和新闸小学的同学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石桥镇第一小学学生袁鼎铭介绍,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很多其他的智能设备,在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
  “网络互动同步课堂实现了‘异地同堂,一师多享’的目标,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李梦格坦言,网络互动同步课堂实现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素养,还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成长的平台,构建了利用网络互动课堂的备课、教研、培训新模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依托网络同步课堂,全镇教师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同步互动的集体教研和培训,形成了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反思的教研过程模式。让偏远定点小学的教师,免去了路途奔波,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全镇教研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了全镇小学教研交流常规化和便利化,促进了全镇教师专业的共同发展。”石桥镇第一小学副校长田亚敏说。
智慧教育
赋能学生全面发展

  为促进农村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石桥镇第一小学积极创建“智慧校园”,推进“互联网+”教学研究,创建了集录播、会议、教学于一体的网络互动同步课堂,让教育向着更均衡更优质更有质量的方向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纸面变为现实。
  光有一流的设施,如果不用只能是一种摆设;只有个别教师参与其中,智慧校园的创建也只能是徒具外壳。智慧校园的构建需要全校教师的共同支撑,为确保智慧校园工作的正常运转,石桥镇第一小学本着投入、培训、运用同步推进的原则,在做好硬件、软件及资源建设的同时,扎实高效地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并做好全体教师的通识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先进理论和经验,使他们不仅成为学科教学的骨干,还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学科整合的骨干,全面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
  “为构建资源平台,提供优质服务,石桥镇第一小学通过建设校本课件资源库、试卷资源库、学校电子文件资料库、学校电子照片档案、学校视频资料档案资源库,同时学校积极联系鲁师优品部编教材资源,为教师提供同步课程资源、专题素材、知识点学习工具等多种形式的备课提供帮助”。田亚敏坦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创新适宜于每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动力。
  山东师范大学太白湖实验中学西校区和石桥镇第一小学应用智慧教育的案例,是太白湖新区智慧教育赋能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下步,太白湖新区计划将“智慧教育”作为“打造教育高地”的关键举措,启动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以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济宁学院附中教育集团、济宁学院附小教育集团、济宁一中、天立教育等优质资源服务平台为依托,整合各教育集团最先进教育理念、师资力量和教学课程,围绕1个“数字太白湖”教育治理基座、2项智慧生态校园环境提升建设、5类智慧教育数据要素采集汇聚、6项智慧教育创新应用开展建设,打造精细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模式,赋能学生的全面性、自主性和个性化发展。

  记者 陈丹 孔媛媛 王浩然 通讯员 付开营

  济宁太白湖新区立足“科教文化基地”的发展定位,全面实施“教育立区、教育兴区、教育强区”的发展战略,在中小学项目建设中智能化设施设备方面财政累计投入超过3.2亿元,聚集名校名师名教育资源,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10月8日,太白湖新区成功入选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为新区教育信息化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有了智慧纸笔系统,课堂效率大大提升。
  扫码看视频。
共建共享,谱写教育新篇 太白湖新区中小学教育联盟揭牌,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本报济宁10月16日讯(记者 孔媛媛 通讯员 顾晓曼) 10月13日,太白湖新区举行中小学教育联盟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宣布了《全区中小学教育联盟实施方案》,秉持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共享共建、互促共赢的基本原则,合作开展管理、德育、教学、科研、师训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共进。全区形成了山师大太白湖实验学校教育联盟、济宁学院附中太白湖校区教育联盟、济宁学院附小太白湖校区教育联盟、济宁天立学校教育联盟等4个学校联盟,北湖一小、北湖二小、石桥一小、石桥二小、石桥中学等7所强校优校加入联盟体系。部分学校校长代表上台交流发言,为全区优质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随后,太白湖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延斌宣布太白湖新区中小学教育联盟成立,并为教育联盟揭牌。
  “组建教育联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化教育改革新实践的有益尝试;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更大化、普及化的重要途径;是破解‘择校热’‘上好学校难’,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区教育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教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太白湖新区基础教育改革迈出了新步伐,规模化、集团化、联盟化办学进入了新阶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益走出了新路径。同时,希望各学校本着“联盟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教育新政策,创新联盟活动载体,在学校党建、校园安全、德育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为推动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擦亮太白湖教育品牌、打造济宁教育高地贡献一份力量。
  下步,全区教育系统将坚持“强强联手、优质均衡、共同发展”的工作方向,发挥“优质学校+”的发展效能,推动先进教育理念、育人方式、教学经验、教育名师在校际间有序交流,切实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