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香四溢,千亩肽桃喜丰收

10万斤桃抢购一空,好品质擦亮“石桥肽桃”金招牌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17日
  肽桃缀满枝头
年增收40万斤

  只要一有空,太白桃园的负责人杨伟国就会到自家桃园里采摘冬桃、修剪。“今年风调雨顺,桃子长势好,卖相好,预计每亩能产冬桃2000公斤左右,增产40万斤不成问题。”看着棵棵桃树郁郁葱葱,一个个泛着红晕的桃子缀满枝头,杨伟国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闲谈间,杨伟国双手在嫩叶上快速翻飞,摘下一颗颗套着果袋的冬桃,不一会儿筐子里便装满了色泽艳丽的桃子。桃园的工人也正在桃树下忙着摘桃、装筐、运送,不少顾客慕名而来,穿梭在桃园中打卡拍照,现场一派繁忙丰收景象。“这个品种叫石桥肽桃,它果实厚重、汁多味浓、脆甜可口,富含小分子肽,防衰老。而且冬桃成熟期较晚,十月中旬成熟,生长期长、耐储藏,在冷库储存可保鲜一个月。”在杨伟国经营的1200亩桃园里,桃子大都在0.5斤至1斤之间,其中不乏有1.5斤的优质桃。
  “新品种大家往往不敢尝试,怕品种不好,怕市场不认,那我就先来试一试。”2015年,杨伟国揣着他的“桃园梦”,在南阳湖农场一区的1200亩复垦地挥锹掘土,将70万棵浸满梦想和希望的桃苗种了下去。但梦想的美好与现实的骨感还是给他来个下马威,回馈他的,是济宁有气象记录以来几十年未曾遭遇的特大雪灾,70万棵桃苗、1000余万元的投资,瞬间化为乌有。但不甘于命运的杨伟国次年却扛着那把熟悉的铁锹,迎着料峭的冷风,再一次将千亩土地里种满了桃苗。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果树要想达到丰产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得在种植与管理上下苦功夫。太白桃园的土地属于塌陷地,水和肥料无法在土地里长时间贮存,贫瘠的土地生长出优质的果实,前两年的收获不同样用惨淡形容。于是,改良土壤成为头等大事,3年间,杨伟国在桃园里投入了上千吨的肥料用于改良土壤,直到2018年才初见成效。桃园又使用70多种中草药做成土农药喷洒,既能治虫还能防病。经此培育的产品色泽艳丽,甘甜清脆,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好评。
延长桃产业链
打造优质农业品牌

  果园采摘忙,工人分拣快。记者刚走进分拣区域,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桃香味。几个框子里盛放着堆积如山的肽桃,个个饱满,色泽青黄,品相极佳。记者在该分拣中心看到,工人们正快速分拣桃子装筐,保证桃子当天采摘、当天发货。
  值得关注的是,致力于桃子的品质提升,杨伟国在礼盒外包装上打上了“石桥肽桃”的品牌标签。“现在分拣的是南方的客户前期通过电商平台预订的两万斤冬桃。一个星期内我们将通过电商平台发货10万斤,这是第一茬,预计11月5日前就能销售完毕。”令杨伟国欣喜的是今年他们又改良了新品种,新品种的坐果期更长,等到11月10日左右,第二茬肽桃也将上市,销售窗口期能延长到11月底。
  “除了线下销售,我们还与直播平台合作采用线上销售的形式,让全国各地的朋友都能尝到太白桃园的优质肽桃。”杨伟国告诉记者,除了供应优质肽桃,太白桃园还延长了产业链,研发了桃汁、桃脯、桃酒、桃花饼、桃花奶酪等产品,在桃树管理经营方面推出了桃树认养与农耕教育方式,让市民有机会参与到认养桃树的管理当中来,同时体验贴近自然的农耕文化的乐趣。
  不仅如此,太白桃园建立了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创建了“梦诗仙”共享农业网上溯源查询系统,使企业成为集基地生产、贮藏保鲜、观光、采摘、认养、农耕教育、网上销售、溯源查询,与研发、推广为一体的循环型经济企业。“太白桃园将脱离延伸产品代加工的现状,建立独立的冬桃深加工产业基地,围绕桃汁饮料、桃酒、桃花香皂,做大做强农产品经济,打造具有石桥特色的优质农业品牌。”杨伟国表示。
  产业旺,乡村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石桥镇坚持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也是新区“3635”工作布局“六个一”生产力布局中,“一区”的特色产品支撑。近年来,太白湖新区将地域特色与文化、旅游等要素相结合,坚持五大振兴一起抓,加快打造“文旅康养新高地、都市农业聚集带、乡村振兴样板区”,绘就出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优美画卷。
  记者 邓超 见习记者 赵云龙 通讯员 武海涛

  金秋十月,太白湖新区石桥镇太白桃园1200亩桃园进入肽桃采摘的黄金季节,处处呈现喜人的丰收景象。不到一个星期,第一批10万斤桃通过直播带货、订单配送、现场采购等方式销售一空,景象喜人,展现出乡村特色产业的光明前景,一幅欣欣向荣的产业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工人采摘肽桃。
  扫码看视频。
扎根基层,逐梦乡村促蝶变 太白湖新区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专题培训
  本报济宁10月16日讯(通讯员 宋敏) 10月13日,济宁太白湖新区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平台,立足活化培训方式、优化知识结构、强化知识更新、提升业务能力,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全区取得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等170余名乡村振兴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及后备人才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邀请了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文化旅游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晓进行授课,授课重点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优势条件,围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实施路径进行深入剖析。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整个培训内容丰富、实用、针对性强,让参训人员一听就懂、一看就会。 
  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乡村振兴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转变了观念、开阔了思路,坚定了扎根基层的决心。下步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进,太白湖新区将持续全面提升“乡村人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