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千年窑火的地下印记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19日
  白衣庙窑炉旧址
  颜神古镇馒头窑。
  淄博古代陶器的生产制作,目前能够追溯到龙山文化时代。自宋代开始,淄博进入陶瓷生产的发达时期,历经金、元、明、清,至今久盛不衰,是北方陶瓷的重要产地。中国古代管陶瓷业叫“窑业”,烧制陶瓷和开采煤矿的窑工希望神明护佑禳灾,便建造窑神庙奉祀。古时候,淄博的博山、淄川一带窑神庙数量众多,分布较为广泛,在全国都较为罕见。
  □冬华

青石龟蚨今犹在
  博山被誉为陶瓷、琉璃之乡,古时自然少不了建有窑神庙,其中规模最大的当数北岭窑神庙。
  明朝初年,北岭一带有民众定居,并开始以窑业为生。《博山县志》记载:“北岭,县城东北一里,荆山支麓,其下居民多业瓷窑。”1917年《续修般阳胡氏族谱》记载:“始祖讳克忠,自明洪武二年由直隶枣强迁居今淄邑明水店。次门次支居于颜山镇之北岭。”另据1920年《颜山王氏家乘》,也有“明洪武初迁北岭”的记载。
  北岭窑神庙坐落于旧北岭村西北端山坡上,据清乾隆《博山县志》记载:“窑神庙,在北岭上。岭下多陶,立庙于此,祀古之始作陶者。”窑神庙山门坐西面东,有石阶数级。大门内迎面为影壁,右折北转上台阶后即正殿大院。大殿坐北朝南,为硬山式建筑。殿内青砖铺地,有半米粗立柱四条,进深三间,颇有气势。殿后是砂岩陡壁,下有石洞,深约数米。
  据当地老人回忆,窑神庙殿内供奉主神五尊,分别是窑神、山神、风神、火神和水神。大殿前两侧为东西配殿,东南与西北角又各有配殿一座,整个院内建筑形成对称格局。大院用长方形窑基铺地,在略偏东南位置,有古槐一株,树下卧一青石龟蚨。东配殿墙下侧立一横倒石碑,另有一石碑嵌于西配殿的北山外墙上,经风雨剥蚀,文字全无。沿大殿西山墙向北,建有西房五间,相传为庙户所居之处。从西殿北山墙下西折,有场地数亩,北端是巨石砌成的大戏台,南端与西端之下均为挡土高墙,旧时在此可远眺博山大半城区。
  这座窑神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据《山东省陶瓷志·大事记》记载,北宋熙宁年间,颜神店窑户集资于北岭村建窑神庙,窑业日盛。有老人回忆,曾于庙内见过宋熙宁年间碑记。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周边从业者集资重修北岭窑神庙。从后来的北岭村旧房改造施工场地看,整个村子沿范河至岭脚,古代陶瓷生产堆积层深达1-3米,个别地段达5米以上。出土的陶瓷残器有青釉实足碗、白底黑花器皿等,年代上溯到北宋年间,地下堆积层持续到元末明初。自明代以后,该村地层变化不大。这些情况,可与窑神庙的起源相印证。
  辛亥革命以后,窑神庙逐渐废祀,房屋曾作为博山窑业工会址。新中国成立后,淄博市文工团曾以此为排练场所,后来旧址又先后用作幼儿园、小学教室、北岭村居委会办公室和民房。上世纪60年代,在戏台场地南端建过养兔场。上世纪90年代初,因旧城改造,窑神庙旧址被拆除,唯留青石龟蚨一座,保存至今。
深埋地下的遗址
  有种说法认为,博山北岭的窑业是由淄川搬来的,虽无从考证,但淄川自古为陶瓷重镇,则是不争的事实。
  淄川区龙泉镇渭头河一带,是淄博最早的陶瓷产地之一。2013年10月至12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淄博市文物局、淄川区文物事业管理局对淄博市兴利公司厂房内淄川渭头河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窑址中有许多遗迹,包括水井2口、石碾2盘、泥浆池4个、晾泥池3个、沉淀池3个、制作间2栋、窑炉3座以及料缸、水渠若干等,同时窑址出土了大量瓷器、窑具标本。
  渭头河古窑的历史,可追溯到北朝时期。当时,淄川寨里窑成功烧制青釉,标志着淄博陶瓷烧造技术完成由陶到瓷的华丽蜕变。寨里窑青釉瓷质佳量大,以烧制莲花尊独树一帜、名动一时。到隋朝时,淄川境内均烧制青釉瓷。宋大观二年(1108年),淄川一带有窑场数十处,其中龙泉渭头河窑多出产白釉黑花、黑釉等瓷器。金太和五年(1205年),淄川磁村窑进入鼎盛时期,研发创造了二次烧成釉上彩等多种装饰技法。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淄川龙泉渭头河窑空前繁荣,以制作黑釉、白釉产品为主,陶者近千,产品以淄川大集为主要销售渠道。清康熙元年(1662年),淄川渭头河窑已达到数十座,产品销往周围数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刘氏、韩氏在淄川渭头河桥口南北分别建圆窑,生产碗、盆等,孙氏原有的大圆窑,以生产大瓮而著称。
  窑业发达的地方,自然少不了有窑神庙。2016年,渭头河窑址发现了消失已久的窑神庙遗址。在地下2米深处,施工队清理出旧时窑神庙的两级台阶、大门底座、迎风墙、算盘珠样式的石头等,其中大门底座为梯形石座,上方宽约2.8米、下方宽约4米,四周花纹雕刻精细、清晰可见。底座下方石板长约1米,窑神庙内老柏树的树根一并显现,现场遗迹与昔日窑神庙老照片所显示的景象完全吻合,成为研究淄博一带窑神庙的重要实物。
  据记载,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渭头河开始兴建窑神庙。窑神庙南北长30余米,东西宽20余米,占地700余平方米,分两个院落。南院为庙堂、东西厢房、官厅、碑厅,北院为主持办公用房。庙堂为七阶台式楼阁,重檐斗拱,飞角风铃,雕梁画栋。
  庙内供奉的窑神是范蠡。庙堂门柱有金字楹联:“范金火土,陶铸五行补造化;食德饮合,俎豆千秋拜免毓。”东西官厅为:“泉声依树落,云影斜山峰。”西官厅为:“流水清且闲,苍松秀而古。”大门匾额为“河边遗风”;中门额为“万古陶宗”,为邵英兰题;里门门额为“器不苦寙”。窑神庙内,有古柏两株,树径为0.6米、高约15米以上,树龄约200年。西院墙根下,是一条长年不断的溪流。上世纪60年代,窑神庙属于淄川窑厂,庙内房屋改为科室、车间办公室,后来全部拆除,庙不复存。
  值得一提的是,当现场清理到地下6米深的时候,一条长30多米、宽1.7米的青石路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路面由方方正正的大块青石整齐铺就,中间石板上车轮轧过的印痕尚可看见。几块竖状石板之间夹杂一块横形石板,据说这种铺路方法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离古窑址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绵延上千米的龙口玉石街,新发掘出的这条青石路口,正好与已知的玉石街接续。
  龙泉镇以前叫过龙口乡,明清时期这里工商业发达,人称“江北小苏州”。《淄川县志》上的明清民谣描述了当时的繁荣盛景:“金圈子、银台头、玉石街铺龙口”。这条玉石街,是当年渭头河的重要商道。沿着这条路,经过窑神庙旧址,往北200米就到了渭头河铁路桥,往西走就到了昆仑镇,两条路最后都到达淄川城区。当时,古窑内制作完成的碗、碟、大瓮等陶瓷被装在木轱辘车里,通过这条青石路运到淄川大集售卖。
特色庙会和民俗
  我国古代的窑神庙,主要集中在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和山东的产瓷地区。目前,全国各地已知的窑神庙的数量总计不足20处,已知存世的窑神庙碑在10处左右。淄博一带的窑神庙的数量和分布密度位居全国前列。
  从资料来看,全国各地供奉的“窑神”不尽相同。除了北方与南方的有所不同之外,北方各地区的“窑神”也有很大的差异。总的来说,“窑神”的人选有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昆吾、老子等,因为相传他们都曾制作过陶器和用火。
  除了供奉“窑神”外,一些相关的神仙也在窑神庙中有自己的位置。比如,制造陶瓷首先要开山动土获取原料,因此要祭祀山神和土神;瓷器原料粉碎和泥离不开水,因此要祭祀水神;烧造瓷器更离不开火,而且需要借助风来保证窑内的空气流通,因此要祭祀火神和风神。
  这反映了陶瓷工业技术的复杂性和统一性,需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在众多窑神庙里,一般还附祀马王和牛王,这是因为生产陶瓷需要运输和处理大量的原料和燃料。马拉车、牛拉碾,人们除了爱惜这些畜力外,也在庙中给它们留了一席之地,让它们享受人间香火,得到回报。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古人万物皆神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劳动人民悯天怜物的善良美德。
  有庙的地方往往会有特色的公众活动。从全国看,古代的窑神庙公众活动多集中在庙会期间,尽管各地庙会的时间安排和风俗不尽相同,但有两项活动是“标配”:一是窑业公众对窑神的祭祀,二是演戏酬神。有的地方把这种活动形象地称为“娱窑神”或“闹窑神”。庙会大多为一年两次,分别安排在春秋两季,每次庙会最多可持续三天时间。这段时间,各窑炉作坊一律停工放假,窑神庙里香烟缭绕,锣鼓喧天,百戏杂陈,社会各界及商贩们都来凑热闹。祭祀当天,窑主要大摆宴席招待工匠众人吃喝听戏,尽情释放劳动的辛苦。
  淄博窑神庙每年大型祭祀习俗是,五月端午、八月十五举办窑神庙会。远近村民都来赶庙会,图个快乐开心。过去,窑神庙还有驻庙道士,在庙会期间主持庙内祭祀活动,窑主赠匾颂神,庙前石戏台连日唱戏十几天,可谓轰动城乡,热闹非常。
  在博山区山头镇还有一独特风俗,即每年窑主要祭一次窑神,仪式很隆重。此活动大多安排在即将熟窑的时候,当烧窑工添完最后一口火,祭窑开始,窑主在窑门前摆上酒菜供品并上香。窑主举香叩头焚纸钱祭祀窑神,待香束燃尽,祭窑结束。撤下供品,窑主请窑头家和匠人享用。
  此外,夏季高温天气,是烧窑工最艰苦的时候。于是这一带曾有烧窑工提出条件,要求窑主买办酒菜、停工数天,让窑工到附近野外歇凉避暑,饮酒取乐。这个要求得到窑主同意,并渐渐形成习俗。窑工们“玩热季”时抬着食盒,拿着炊事用具,酒菜齐备,带着京胡、锣鼓,饮酒唱戏,非常热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