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条例亟须落到实处

多地将罗威纳犬列入禁养名单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19日
  近年来,恶犬伤人事件频发,背后原因为何?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叶刚分析,一是部分饲养人不遵守养犬规则;二是行政执法作用不显著,对于犬只伤人,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要求民事赔偿,而非向有关行政部门举报,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政执法启动率低;三是受害者举证困难,索赔不易。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认为,文明养犬难以落实,主要是因为“执行难”。她表示,一方面,人们普遍选择在小区内遛狗,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难以对此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养狗人数众多,若单纯依靠行政机关的监管,执法成本高昂,也难以持续;此外,部分地区还存在处罚额度过低的问题,导致违法成本低,威慑力度不足。
  本次事件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该犬未有主人陪伴、并且未牵绳;二是其应属于被禁养的烈性犬,却被饲养。
  记者查阅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虽然目前国内未有一部专门针对养犬的全国性法律,但各省市均出台了《养犬管理条例(规定)》,也公布了禁养烈性犬名单。以《成都市养犬管理条例》为例,其中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养犬人携犬出户,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将犬只装入犬笼、犬袋或者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使用犬绳牵领;及时制止犬吠和犬只攻击行人的行为等。
  经查询,成都市公布了22种禁养的烈性、大型犬只种类。从名单看,本次事件中出现的黑色罗威纳犬和白色拉布拉多犬(后者视频中可见未撕咬),均不在该名单内。但我国多地都已将罗威纳犬列入禁养烈性犬名单,如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  本版综合封面新闻、九派新闻、法治日报、新华社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