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性资金采购支付更应当守信履约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25日

  近些年,我国一直进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政府诚信体现着法治精神,是社会诚信的基石和灵魂,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在民事领域中,即表现为按合同办事。聊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刘伟提交《关于妥善处理利用财政性资金逾期付款责任的建议》,他说,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单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政府形象,更应当带头践行守信履约。

  记者 张同建
通讯员 梁兆坤

妥善处理利用
财政性资金逾期付款
维护政府形象

  提案中指出,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致社会整体经济下滑,政府随之收入减少,而为了防疫,政府又支出大量资金,导致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有所吃紧。由于财政支付能力减弱,就会形成一些政府采购、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财政资金投资等业务中,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时间进行付款,形成国有采购、投资单位违约失信,如果处理不好,既影响政府的形象、公信力,又会给国有单位造成违约赔偿的财政损失和对方不能及时获得资金周转的经济损失。如果此类情况增多、时间增长,会形成一系列的不良连锁反应,不利于全市经济复苏和发展。
  刘伟建议,聊城市人民政府应出台妥善处理好利用财政性资金逾期付款责任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在不可避免发生逾期付款的情况下,债务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措施:主动向供应企业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争取对方的理解;关心并询问供应企业因财政逾期付款给其造成的困难,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或者在合法的框架内给予对方增加采购供应机会、期限等优惠补偿,帮助对方企业渡过难关,树立政府重承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正面形象;多方开拓渠道,大力挖掘市场需求,积极寻找合作伙伴,甚至创造商机,通过与有条件的市场主体进行项目共建、债权利益分享、共享或者转让,实现债务分担、共担或者转移等财政减负;如果确有供应企业起诉到法院或者申请仲裁的,国有单位应当积极争取办案单位调解处理,协助办案单位共同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尽量避免违约赔偿金等,同时要注意依法开展诉讼或者仲裁活动,不能以权势压人或者违法干预办案单位依法办案。
财政压力大
影响部分项目
财政资金支付进度

  近日,聊城市财政局答复,受疫情和经济形势影响,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减税降费政策扩围,财政增收压力阶段性增大;另一方面,实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落实教育、养老、医疗等重点民生实事,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支出需求只增不减。财政平衡形势较为严峻,部分项目的财政资金支付进度受到影响。
  2022年,为全面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中央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市财政强化协同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资金保障,多种措施推动政策全面落实。经统计,2022年全市累计退税、减税、缓税缓费89.75亿元。这项政策红利对受益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有力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动力。
  同时为规范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避免盲目扩大投资导致拖欠市场主体债务问题出现,市财政联合市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市直部门和国有企业新上项目强化资金来源论证,不得违规融资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严格履行招投标程序,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建设。对擅自开工建设形成拖欠工程款的,由项目申报部门负全责。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追责问责。
切实做到开源节流
坚决贯彻过“紧日子”思想

  聊城市财政局还表示,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市财政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加强预算约束,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已开工的政府投资项目顺利实施。
  全力以赴组织收入。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和经济形势变化,积极挖潜增收。一是继续贯彻制造业强市战略,重点支持优质企业,培植壮大财源;同时抓大不放小,强化税收保障,规范非税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二是协同相关部门加快土地熟化、控规批复和出让进度,稳妥开展土地增减挂工作,弥补地方财力缺口。
  巩固增收节支成果。全面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确保给企业该减的税坚决减到位,让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发展动力。切实做到开源节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不具备实施条件或不急需、使用效益低下的资金,及时收回统筹使用,防止资金沉淀;同时,坚决贯彻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重点加强新上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对项目建设标准开展事前评审,切实压减标准过高、概算虚高的项目预算,保障政府投资与经济发展、地方财力水平相适应。


  聊城市政协委员刘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