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邱洪喜返乡做大黄桃文章

甜了生活,富了乡邻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27日
  返乡创业谋发展
扩宽产业种黄桃

  2015年,在江苏打工的邱洪喜购买水果时发现,小小的草莓怎么会有如此高的价格?由此,一个问题一直萦绕他的心头,“70多元一斤的草莓,在自己的家乡可以种植吗?”带着这个想法,邱洪喜放弃国企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开始了草莓种植。
  从草莓育苗到种植、零售到采摘、1个棚到8个棚,邱洪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着。冥冥之中,上天眷顾着这个有梦想、敢闯敢干的年轻人,从2015年下定决心返乡创业,仅三年时间,邱洪喜的草莓种植在当地就小有名气,规模达到近百亩。“没想到草莓在自己家乡也可以种植,也会有这么好的收益。”邱洪喜回忆说。
  正当邱洪喜预备扩大产业规模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草莓是一个季节性的水果,没法贯穿全年,而且继续扩大种植面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邱洪喜想着,“一个人富不是富,如何带领乡亲们同时参与到致富的道路上,带领一方富起来。”邱洪喜开始四处考察学习,寻找其他发展路径。
  邱洪喜怀着带领村民致富的理想,四处学习考察。“大张村在很久之前被称为‘桃村’,有着悠久的种桃历史,所以经过考察和调研,选择种植桃树。”邱洪喜说,种植什么品种需要更加谨慎的选择。“需要精细化管理,而且在进入市场时有着严格的选果标准,如果采摘、运输不及时,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最终我们选择种植南非黄桃,这种桃果肉厚、果核小、颜色亮,适合做深加工。”
千亩桃林结硕果
黄桃罐头走出口

  2018年,邱洪喜通过流转大路口乡以大张村为主的周围6个村庄1500亩土地,进行黄桃种植。“为了错开黄桃集中上市,我们分别种植了早熟八三,中熟南非,晚熟南非等多个国际优良加工品种。”邱洪喜说,每个品种种植面积在500亩左右,确保了有充分的时间对成熟黄桃进行采摘、储存、运输、加工。
  “丰产不丰收”是果树种植的一大难题。丰产是每个果农的愿望,但如何能让丰产的果农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呢?邱洪喜在种植早期超前谋划种植早、中、晚等品种黄桃的同时,2022年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了占地面积2996平方米的冷库,项目的建成可以延长大路口乡草莓、黄桃等特色产业链,解决储运难题。
  今年是黄桃丰产的第一年,邱洪喜一边组织工人将采摘的黄桃运进冷库保鲜,一边介绍,“黄桃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温度超过20℃以上,就特别容易变软,一变软的话就会失去价值,像往年基本上有一半桃子是坏在地里,或者是坏在运输途中,现在我们冷库建好了,黄桃一采摘下来,就直接进库,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黄桃的新鲜口感,还可以大大增加我们这个黄桃的售卖时间。”
  在原有冷库储存的基础上,今年邱洪喜建设黄桃罐头加工厂,打造多条罐头加工生产线,增加先进设备,引进新型罐装技术,把保鲜期短的黄桃变为能长期储存的罐头,多渠道扩宽了黄桃的销售途径,为果农拓展了增收渠道。目前,加工厂每天可加工黄桃8-10万斤,生产黄桃罐头20-30万吨。“这些罐头分为820克和425克包装,分别用于烘焙市场和电商零售销售市场。”邱洪喜说,820克的黄桃罐头远销日、韩、东南亚等地,受到了客户的青睐和复购。
村民参与成股民
带动村民共富裕

  其实,邱洪喜很早就有了带领周围村民共同致富的念头。
  2016年,邱洪喜创办了长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龙头企业负责“六统一”、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农户以体力入股,“这种模式下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体。”邱洪喜说。
  在大路口乡大张村的黄桃种植园里,一片“甜蜜”的丰收景象,一个个金灿灿的大黄桃挂满枝头、一棵棵桃树接连成片,穿梭着忙采摘的农户……“今年是丰产的第一年,每亩能结4000多斤黄桃。”种植承包户张希海说,现在每天有40多名村民在这里打工。
  大张村村民张福荣就是其中一位。“自己家的土地流转给了种植户,每年每亩有2000多元的收入,自己也来到果园打工,每天能有八九十元的收入,这样算下来比自己种地强多了。”张福荣边摘边说。
  对于种植黄桃张希海是个“门外汉”,但他种植黄桃能获得丰收得益于“六统一”模式。“‘六统一’是指统一管理、统一种苗、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施肥、统一收购,这样一来,我们管理起来轻松多了,只需要管理好工人就行了。”张希海说。
  “村集体流转1000多亩土地,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黄桃种植项目。”大张村党支部书记张繁斌说,经过土地流转解放了村内劳动力,同时黄桃种植也让村内剩余劳动力有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个人收入的同时,村集体收入估计能突破50万元。
  “每年6-10月份是黄桃深加工的‘主场时间’,为了使罐头加工车间全年运转,我们积极对接芒果供应商,开发加工芒果、山楂、草莓罐头,填补空缺时间。”邱洪喜说,从草莓种植转到黄桃种植、再到黄桃深加工,邱洪喜带领着村民走在村强富民的康庄大道上。
  记者 康岩 丁安顺 通讯员 朱潇笑

  眼下正是晚期黄桃上市的季节。今年是梁山县大路口乡大张村连片种植黄桃第4个年头、第一个丰产年。为了避免“丰产不丰收”的出现,邱洪喜提前布局,2022年建造了2996平方米的冷库,2023年继续延伸产业链,建设黄桃加工厂,实现了黄桃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描绘了一幅“多元融合、欣欣向荣”的发展好图景。
  黄桃罐头加工厂中,工人正在工作。
  扫码看视频。
济宁推出首批35处“警邮”便民服务点 家门口能办理16项交管业务
  本报济宁10月26日讯(记者 褚思雨) “平时工作日上班没时间,有了‘警医邮’服务,这里拍照、体检所有都一体办理,节省很多时间,真是太方便了!”10月25日,在济宁邮政洸河路支局邮政代办交管业务便民服务点,市民张先生只用了十分钟就顺利办好驾驶证期满换证业务后,不停地称赞。
  让张先生赞不绝口的“警医邮”服务,是由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济宁市分公司联合打造的“警邮”便民服务中的子项目。10月25日,济宁市警邮便民服务项目在济宁邮政洸河路支局网点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举措,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济宁市分公司发挥双方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致力于将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点渠道打造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车管所。截至目前,济宁市已成功建设首批35处“警邮便民服务点”,可办理互联网、驾驶证、机动车等4大类16项交管业务。其中14处网点引入查体设备,推行“体检+换证申请+邮寄到家”一站式服务,体检信息“警医邮”三方共享,真正实现了“邮政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下一步,济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济宁市分公司将持续深化合作,全面推广警邮便民服务,在全市成功建设首批35个警邮便民服务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车驾管服务向偏远地区延伸,最大限度解决城乡居民“路程远、办事慢、来回跑、不方便”等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全市邮政网点实现警邮业务全覆盖。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