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社会工作体系

淄博累计实施关爱困难群众项目35个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27日

  记者 马玉姝

  10月26日上午,淄博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全市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邀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邵征介绍淄博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情况;市民政局慈善社工科科长战笑明,张店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军,临淄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惠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淄博通过构建现代社会工作体系,推动社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齐彩社工”服务,全面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
  据了解,淄博市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通过人数逐年提升,2023年通过人数达到了2755人,位居全省第三,持证社会工作者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达到1.2‰。
  此外,淄博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库组建完成,同时,联合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遴选首批15家优秀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实践基地,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开展实务工作的机会。
  淄博强化优秀社会工作人才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淄博和谐使者”选拔管理办法》,以领军人才选树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齐鲁和谐使者29名、淄博和谐使者73名。
  淄博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工作模式。坚持立足大局、谋划长远,以“五社联动”推动形成推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索建立由专业督导培养社会工作者,再由社会工作者招募培训志愿者的“接力棒”式人才梯队,建立起了“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有力推动和完善了政府与社会、社工与志愿者的高效联动。
  不仅如此,淄博搭建工作岗位平台。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明确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老年人福利机构、残疾人福利和服务机构等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明确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医院、学校等需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单位,将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范围。目前,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率达100%。
  淄博围绕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打通兜底性民生保障政策和社会治理政策“最后一米”,2021年,启动实施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以社工站为枢纽,着力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和社会工作人才实务能力。2022年底,全市镇(街道)社工站全部建成,实现全覆盖;2023年,开展社会工作站规范提升暨双创落实年活动,从服务场地建设、人员配备、运行管理制度、服务内容、项目开展、档案保管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提升。通过提质增效,淄博市7家镇(街道)社工站被评为山东省乡镇(街道)社工站示范站。
  聚焦社会需求,全市依托88个镇(街道)社工站,建立困难群众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和台账。开展专项服务行动,实施“爱满人间·筑梦未来”“守护童年·平安童行”等儿童关爱项目,形成“淄助你·暖心同行”“乐养高青·幸福新城”等老人服务品牌,实现社会工作服务有温度、覆盖有广度、保障有力度。
  淄博引导774个慈善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等多元主体参与,形成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多元参与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实施关爱困难群众项目35个,建立关爱台账6592个,开展关爱服务个案363个、小组案251个,服务“一小一老”16389人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