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亚洲最大的田间薯业展览在滕州举办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27日
  本报枣庄10月26日讯(记者 靖亚如 王函) 金秋时节,素有“鲁南粮仓”之称的滕州,显得格外热闹。10月23日-25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下称“第十三届薯博会”)在滕州大坞镇田野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记者了解到,本届薯博会是国内首个、亚洲最大的田间薯业展览。国际薯业组织、驻华使节、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薯业协会企业与农户们齐聚一堂,在田埂上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薯业博览盛会。
  据悉,本次薯博会面向全国征集到68个薯类品种,在薯博会田间示范种植,展区面积共10万平方米,为薯博会历届之最,这是历史上首次在田间地头举办展会,也是国内首个、亚洲最大的田间薯业展览。
  展会现场设置品种示范种植、农机动态演示、植保试验示范、田间大棚、户外宝塔五大展区,全面展示国内外马铃薯、甘薯、木薯等薯类,以及全产业链相关产品、技术和设备。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30个省市区,500多家国内外参展企业和采购商,1500多位客商、专家、学者参加,在展区交流参观、促成合作。
  其中,第十三届薯博会同期举行了国际薯业发展大会,该大会由农业农村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际马铃薯中心首次联合举办,邀请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的十二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围绕“国际、专业、开放、共赢”的关键词,重点关注马铃薯在应对气候变化、巩固全球生物多样性、抵御自然灾害和提高生产能力方面的优质品种、高产实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特别是在践行大食物观方面的经验做法。
  除高峰论坛和薯业专业论坛外,本次大会上还提供技术培训、采购对接、招商推介、专家座谈、实地观摩5大特色活动,同步进行山东省马铃薯协会大会、定西专场推介会、乌兰察布专场推介会等推介,为共同产业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为丰富博览会的参观体验,第十三届薯博会还设立了薯制品区、中华特色美食区、非遗手工作品展示区等区域,除了品尝各种特色美食外,还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互动节目,如面部彩绘DIY、趣味田间挑担子等,让与会者们彻底感受了一把美食文化的田埂快乐。
  因薯结缘,滕州作为此次第十三届薯博会的“东道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薯业同仁展现着“善”文化古城的现代农业魅力。近年来,滕州抢抓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全力打造滕州马铃薯金字招牌,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两季做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的县市之一。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持续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营商环境,展开怀抱迎接马铃薯、种业、肥料、深加工、机械等各方面的企业来滕州考察投资创业、兴业,共同谱写我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新典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