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晚报总编记者走进金华,感受“浙中大花园”的魅力 

文化古城“小邹鲁” 现代经济“金枢纽”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30日
  ◥在金华两头乌猪博物馆,这里不仅能品尝到正宗的金华火腿,还能从视觉、触觉和听觉全方位感受两头乌猪的生长过程。
  ▼在金华市婺城区白沙溪畔,有一个千年铁店窑村——琅琊镇泉口村,婺州窑系代表性窑址之一的铁店窑遗址就在该村。
  “三江六岸”景区是金华市著名的景区,义乌江、武义江和婺江穿城而过,六条千姿百态的长长堤岸,沿岸有26个公园。
  在金华婺江上的城南桥头,孟祥斌的雕塑屹立在这里,孟祥斌的精神也长存于此。
  10月18日—22日,“浙中大花园 开放‘金枢纽’”2023年全国晚报总编“金华行”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千年文化古城金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兰州晚报、齐鲁晚报等全国多家晚报的总编和记者实地探访八婺大地,见证“浙中大花园”建设成效,触摸国际枢纽城发展脉搏。此次活动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金华市委宣传部主办,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婺城区委宣传部、金东区委宣传部承办。
  金华市古称婺州,建制已有2200多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被称作“小邹鲁”,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流行于金华的婺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凭借其特色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
  金华和山东渊源深厚,除了被称作“小邹鲁”,济南章丘著名词人李清照避乱到南方时,曾在八咏楼留下千古名句:“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2007年冬,山东齐河人孟祥斌在婺江城南桥头纵身一跃,救下落水女青年,自己却没能上来。孟祥斌这一跃,感动了金华,感动了山东,也感动了中国。金华城南的桥头,孟祥斌展臂下跃且魁梧的塑像屹立在此,仿佛诉说着当年感人的故事,塑像前沿江的道路也被命名为“祥斌路”。如今,孟祥斌的精神已融入了这座城市,成为这座城市标志性的符号。
  金华位于浙江中部,也被称为“浙江之心”,虽不沿海,却被称作“沿海的内地”。那是因为它不仅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更具备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开创精神,横店影视城、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闻名全球。2022年,金华市的进出口总额6838.7亿元,出口额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7位;“义新欧”中欧班列辐射“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上半年开行数量居全国第3位;义甬舟海铁联运往返运输标箱约占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量的1/6;金华快递量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国快递第一城”……在婺城经济开发区,飞扬智能制造小镇、今飞集团、自贸区金义片区、金义综合保税区、华东国际联运港,连成片的集装箱、自动化的流水线,处处都能感受到现代经济的蓬勃朝气。
  “我在岩头村深切感受到‘浙中大花园’的魅力,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是乡村发展的样本。”长沙晚报编委李霞说,当地政府用发展理念激活乡村资源,文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金华文化底蕴深厚,民营经济发达。”中国晚报协会执行会长朱国顺表示,金华是新闻沃土,走出了邵飘萍、陈望道、曹聚仁等彪炳中国新闻史册的著名新闻人。当下,金华新闻传媒中心率先推进媒体融合,在深化宣传报道、重大主题宣传,融媒体平台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为正在探索、推进的中国报业改革融发展提供了很有借鉴意义的“金华样本”,“这次活动既是溯源之旅,也是调查研究、学习交流之旅”。  本报记者
本版摄影
黄泽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