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天团”出差,晒出山东底蕴

齐鲁晚报     2023年10月30日
  记者 张九龙
见习记者 张宇宁     


全省50余家博物馆
珍贵文物齐聚首都

  10月24日,“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
  本次展览是在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指导下,以省校战略合作为契机,由清华大学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以近440件组精品文物为线索,探寻中国“禮節”思想的缘起、传承与发展,发掘古代智慧,向世界诠释中国,突出强调山东作为“东方文明”的起源地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展览共分“日出初光,饰節以禮”“海岱惟青,玉禮四方”“王禮在鲁,天下久传”“俾侯于鲁,炜炜煌煌”“高山仰止,登泰观海”“称工北朝,东方微笑”“图画天地,碑传千古”七个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示,始终一脉相承之中华文明的东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
  策展人谈晟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近年举办了关于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进程方面的系列大型特展,如“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2019)和“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2021)等,获得广泛好评,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力。“此次举办的‘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特展,是历史上山东省首次在首都北京举办的全面反映山东古代文明发展史的大型综合性展览,也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展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介绍,在展陈设计上,该馆拿出四层12、13、14三个大型展厅,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空间,也希望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山东在自然地理上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山的形象,我们做了一些新颖的尝试,比如突出泰山的意象,在色彩选择上,每个单元也做了特殊考虑。”
  此次展览得到了山东省50多家博物馆的倾力支持。烟台市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协办单位,该馆出展文物数量位列第二,出展珍贵文物21件/套(25件),含青铜器、玉器、瓷器等多个门类,其中一级文物9件/套,有4件/套是烟台市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这些展出的文物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学术和艺术价值,其中,西周己侯壶是研究己(纪)国的重要资料,秦嵌铜诏版铁权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标准器,元青花缠枝莲纹玉壶春瓶则是青花瓷器的精品。此次进京参展文物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在烟台市博物馆建馆以来尚属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规模相当可观,也有几乎没有公开展出过的重磅文物。比如来自淄博的战国矩形青铜大方镜,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古代铜镜,有“铜镜之王”的称号,它是我国2002年发布的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文物原件长期封存于博物馆库房,已有数十年没有公开展出过,此前观众只能见到复制品。
文博大省家底厚实
活化利用讲好故事

  海岱文物亮相清华大学并非偶然。据了解,早在201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就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决策咨询等多方面的合作。举办本次特展,是深化省校合作的重要举措,是清华大学发挥人才、科技、教育优势,支持山东发展的有力体现。
  山东是文物大省。全省有泰山、曲阜“三孔”、齐长城、大运河4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8处,居全国第一;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1万处;不可移动文物登录国家数据库3.35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登录286万余件/套,居全国第三;山东是革命老区,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公布两批革命文物名录,认定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4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9433件/套,居全国前列;石窟寺(含摩崖造像)183处,摩崖石刻、石雕、碑刻等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1.2万余处;盐业遗址、古港口码头、海防设施、沉船沉舰等分布密集;各类博物馆735家,六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各10座。
  难能可贵的是,山东省境内考古发现的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文化,构成史前文化谱系完整、从未缺环、文脉传承、光辉灿烂、高潮迭起的发展链条,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重要佐证。
  山东还是博物馆大省。山东省文旅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实施“一县一馆”工程和“博物馆之城”建设试点,统筹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属性、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发展,着力打造精品陈列展览。目前,山东全省国有可移动文物558万件,居全国第三位。已备案各级各类博物馆735家,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革命类博物馆数量6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
  围绕让文物“活”起来,山东积极促进文旅融合,一大批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古镇古村纳入旅游线路,促进了文物和旅游相互赋能。目前,已对外开放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180处,其中建成景区并开放620处,为城市街区更新改造、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在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方面,山东也走在了全国前列,6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
  近年来,山东还积极拓展对外交流,鼓励文物“走出去”。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友好城市文化部门和相关院校,签署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协议及备忘录,“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中外联合考古取得新进展。
  青州龙兴寺造像,萌萌的亚醜钺,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精美的玉器、青铜器,神秘的孔府旧藏、商周十供……最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迎来了山东“文物天团”,在北京掀起了一股热潮,成为展示山东文化底蕴的又一有力举措。
展览现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