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吸能量棒”侵蚀校园,莫坑害未成年人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01日
  “上学前吸一口,下课后吸一口。”据媒体报道,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东西在中小学生中流行开来。其外形像一根棒状的塑料管,里面多是樟脑、薄荷等成分,被商家宣称“纯净无毒”。而专家表示,樟脑长期或大量吸入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肝脏损伤、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鼻吸能量棒”侵入校园,让人担忧。从报道看,这玩意吸起来容易成瘾,很多小学生“离都离不开”。将“鼻吸能量棒”插进鼻孔里,这种吸法也很可怕,一来有害学生鼻腔健康,二来易使青少年落入涉毒陷阱,“对于人格三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这种行为(鼻吸上瘾这个动作)可能降低他们对毒品的防范心理,使他们更易落入涉毒陷阱。”
  既然如此,就要追问,这种产品为何能够在学生中流行?首先要追问,这种产品来路正不正,有没有生产者名称、地址、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简而言之,该产品直接与人的呼吸系统密切接触,是否符合食品药品安全标准?还要追问商家宣称的“纯净配方、安心使用”是否靠谱?有一个细节是,有些产品还加入了多种烈酒成分,以吸引消费者购买。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鼻吸能量棒”含酒量有多少,是否符合规定?此外,谁在大肆销售“鼻吸能量棒”?报道称,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不少线上商家在售卖这种“鼻吸能量棒”。很显然,无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要销售某种产品都必须合规合法。这种被指存在不少问题的产品,为何能够堂而皇之地销售?
  商家鼓吹该产品“提神醒脑”“一闻解困”,还称“醒脑清醒棒,上课防困神”,其目标消费群体明显包括学生。既然如此,此类产品就必须在遵守食品药品安全法的同时,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目前看,商家和厂家都没做到这一点,甚至连最起码的提醒学生注意的字样都没有。
  “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该产品是否“提神醒脑”尚不可知,但毫无疑问,厂家、商家别发昧心财,莫踩法律红线,莫坑害未成年人。有消协建议相关部门介入,加强校园周边监管,保护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对此,执法部门不能任由此类产品招摇于市,不能容忍它们打未成年人的主意。          据央广网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