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护理

菏泽市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朱凤芝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02日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威胁性最大,常引起世界大流行和不同规模的流行;乙型流感可引起中等流行和群体内流行;丙型流感则多引起婴幼儿感染和成年人散发病例。
  流行性感冒潜伏期通常1-3天,最长4天,最短数小时。轻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常从事正常生产和生活,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该病最初2-3天传染性最强,空气飞沫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与年龄、职业、性别等无关。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单纯型流感,骤起畏寒、高热,在发病后数小时至24小时内体温可达到39-40度峰值,并常伴有显著头痛、全身酸痛、咽干、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热程一般2一4天,退热后全身症状好转,上呼吸道症状一般1-2周后才消失。轻症者类似普通感冒,重症者如出现高热、剧咳、血痰、气急、发绀、胸闷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流行性感冒病人护理应注意以下事项。有条件的情况下对病人隔离一周或退热后2天,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给与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忌生冷、油腻、烟酒,同时应保持鼻腔及口腔卫生,不随地吐痰,开窗通风,防寒保暖。有高热头痛者给与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中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板蓝根冲剂等,按揉大椎、合谷、风池穴可缓解症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