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记者探访烟台“宝藏乡村”一路被震撼:

有颜值有内涵,藏着太多惊喜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03日
  记者 钟建军 吕奇

  10月31日下午,随着在龙口市诸由观镇西河阳村的采访参观结束,为期2天的“和美乡村·宝藏烟台”——主流媒体聚焦乡村振兴工作亮点融媒行活动完美收官。
  活动期间,中央、省属驻烟媒体和烟台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先后赴栖霞、莱阳、蓬莱、龙口探访烟台多个“宝藏乡村”,领略生态美、产业兴、宜居和谐的和美乡村新景。
  诗情画意,和美乡村
  近年来,烟台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媒体行走访的各个村,因地制宜而呈现的美丽风貌让媒体记者们感叹:现在的乡村太美了,简直是人们羡慕的“世外桃源”。
  10月30日,记者们首站来到栖霞市庙后镇后许家村。这里除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主题壁画外,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和美山村。
  午饭后,72岁的慕国平坐在小广场的吊椅上休息。说起小山村的变化,他提高了嗓门,自豪地说,“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我们村够美、够好了!”
  后许家村的变化,是烟台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缩影。烟台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广大乡村面貌一新。
  蓬莱区大辛店镇木兰沟村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1日,记者们行走在深秋的木兰沟村,错落有致的村居,整齐干净的街道让人心旷神怡。沿着木兰沟村周边的道路漫步,不远处就是法国拉菲瓏岱酒庄、香港逃牛岭酒庄、英国苏各兰酒庄,更为山村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
  当天,在蓬莱区刘家沟镇乌沟张家村,村前的乌沟河经过综合治理后,河水清澈见底,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好环境,美了家园,村民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有很大提高,由过去被动变为主动,形成了人人爱惜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
  采访中,记者们了解到,随着人居环境的提升,原先的“土”乡村变成了生态宜居、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栖霞后许家村更是将洗衣所产生的污水和粉碎的厨余垃圾,通过管道输送到村头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反哺农田,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比我想象中的美丽乡村更美,不仅有颜值,还有内涵。”中新社记者杨馥宁一路走来对后许家村的印象特别深刻,“古老的小山村藏着太多惊喜!”
“宝藏”产业,助农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媒体记者们探访多个“宝藏乡村”发现,各村均立足独特的自然气候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优势产业,积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
  后许家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以闲置房屋、资金等方式入股,发展乡村旅游。除了将闲置的民房打造成特色民宿外,该村还流转土地打造有机苹果园、樱桃园采摘游,吸引游客到村旅游、居住。
  坐落着英国苏各兰、法国拉菲瓏岱、香港逃牛岭三个酒庄的蓬莱区木兰沟村,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酒庄,开发“葡萄美酒+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产品,陆续推出葡萄酒相关的高端研学游、美酒美食游、拓展团建游、亲子体验游等旅游产品,打造一站式葡萄酒旅游体验。另外,村里统一打造的15处民宿,引进专业公司统一运营,每年为集体增收30多万元。
  30日,媒体记者们在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党建综合体,深入了解了莱阳30多家企业的四五百种预制菜产品。
  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党建办副主任姜颖称,这几年,莱阳在预制菜产业上,做了很多工作,推出了“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乡村振兴产业模式。她举例说,龙大集团与纪格庄村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对方需要什么样的蔬菜,村庄就按照对方的标准种植,通过这种方式,能为村集体增收50至60万元。目前,他们也在继续深化推广这种模式,鲁花也开始与村里合作,种植高油酸花生,村集体收入也将达到一个新高度。
  “各个乡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大众日报记者冯彦文说,原来莱阳很早就开始做预制菜了,品类丰富、规模很大,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巨大,前景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文旅融合,焕发活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烟台文化底蕴深厚、资源禀赋优越。烟台许多乡村致力挖掘乡村文化、乡村建筑、乡村民俗等人文资源,让文化成为连接乡土、维系乡情、记住乡愁的精神纽带,不断厚植乡村文化振兴精神内涵,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栖霞后许家村“红色主题原创壁画村”项目的实施,挖掘出乡村里花顶山阻击战、妹妹找哥奇遇记、山乡巨变、红果飘香等故事,烟台现代画院的画家们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出独具乡村风情的红色壁画墙,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来参观打卡,该村一度成为了“网红村”。
  乡村文化建设上引入了新思路和新模式,不仅让小山村散发出独特的人文魅力,也推动了乡村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乡村焕发新活力。
  31日下午,媒体行最后一站来到龙口市诸由观镇西河阳村。这里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修缮村中哈瓦房古宅,重现古村落风采,发展胶东民俗风情文化游,并建成了村级民俗博物馆,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媒体记者们参观了西河阳村民俗博物馆、同德店老宅、张氏故居等建筑。行走在西河阳村的老龙街上,触摸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墙,听着村里老人将人文古韵娓娓道来,寻找胶东特色的乡村记忆。
  西河阳村党支部书记宋广东介绍,村里还扎实做好特色民宿,打造农产品采摘园和种植观光业,切实把旅游业发展起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西河阳村在注重保持古村落原貌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不断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
  两天的时间,媒体记者们奔赴栖霞、莱阳、蓬莱、龙口,走进和美乡村,了解烟台乡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通过这几天的走访,让我感受到了每个美丽乡村都有独特的魅力。”胶东在线记者邬勇说,尤其是西河阳村的古村落,让人感到特别震撼,“这个古村落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寻找乡愁乡村记忆的好场所,真的是‘和美乡村 宝藏烟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