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游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济南市政协集中商量:包装避免“千村一面”,为好山好水找个好“婆家”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08日
  记者 李梦瑶

  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热度不断提升,近郊游、休闲游已经成为济南旅游的新热点。自8月起,济南市政协“商量”调研组围绕“挖掘乡村特色资源 力促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主题,先后赴章丘区、莱芜区、长清区、历城区等区县的12个特色村庄开展现场商量,并于近日召开集中商量。
  调研组发现,放眼济南,不少昔日沉寂的小山村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依托,充分利用村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摇身变为如今的“网红打卡地”,使古老村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前期调研、梳理,“商量”调研组认为,济南拥有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泉水文化资源、古村落、齐长城等诸多独具特色的资源。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济南市的乡村旅游特色资源。
  在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国看来,泉水是济南发展旅游最具吸引力的资源。他认为,开发泉水旅游线路,并非让游客只看泉水,要系统策划,与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搭配,这样才能让乡村旅游线路产品更具吸引力。
  济南市政协委员、钢城区蟠龙梆子剧团团长韩克认为,乡村旅游发展中必须挖掘、保护和利用乡村文化,这也是乡村最有特色的东西。有关部门应加大鼓励引导和支持力度,让乡村文艺团体转型、改革,与社会潮流接轨,让作品形成产品,增加收入。
  在乡村旅游爱好者关金看来,乡村旅游要追求原生态,但最怕的也是原生态。她建议,不仅要做好公厕、路标、停车场等方面的硬件建设,同时也要做好民宿等游客食宿方面的配套建设。
  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文殊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娟认为,做好乡村旅游,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并培养打造一批熟悉当地情况的土生土长乡村宣讲员;另一方面不能“千村一面”,要保留当地原汁原味的特点,形成本村或本地区的乡村旅游品牌。
  济南市政协委员、民盟山东省委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李静提建议,“在挖掘传统古村落的过程中,要减少人工味,保留乡野味,同时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玩购产业链。”狄杰友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很多,最关键的是为我市的好山好水好田园找个好“婆家”。这个好“婆家”其实就是乡村旅游的知名企业、大品牌、大专家,把农产品策划好、包装好、推销好。
  对于乡村旅游如何提质升级,山东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王广振总结为做好“六化”:旅游规划一体化、全域大地景观化、景区景点品牌化、产品培育特色化、旅游服务规范化、配套设施标准化。
  张晓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做了一个阶段划分。“目前,乡村旅游正向4.0时代诗意栖居和精神滋养方面过渡。”张晓国表示,这个过程最核心的是由功能性、物质性向精神层面转变,最大特征是既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要记得住乡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