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联赛准入时间较上赛季提前四个月

拒绝和稀泥 足协断舍离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17日
  武汉三镇还在等待着球队生存模式的改变。 新华社发
  按计划,新赛季三级联赛准入工作已于11月7日启动,各俱乐部最晚在12月5日之前通过准入系统提交准入材料。相比往年,今年的联赛准入工作进展得格外早。
  过去几年,球队在联赛即将打响前解散的情况频有发生。提前部署准入工作,就是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但如此一来,一些球队的求生空间也被挤压。先保住联赛的稳定,还是先保住球队的生存?足协给出了答案。
  记者 季禹

妥协酿出苦果
联赛“拖不起”

  最近几个赛季,准入问题一直是联赛打响前,令各方最为头疼的问题。
  2020赛季,天津天海的转让风波,让原定于当年3月14日截止的准入工作一拖再拖。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天津天海还是走向了解散,联赛也为此白白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2021赛季前,江苏队上演了相似的“求生”戏码。同时,北体大俱乐部、淄博蹴鞠等俱乐部被爆欠薪,内蒙古中优则直接选择退出职业联赛。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国足协又用起了“拖字诀”。不但迟迟不发布准入名单,还连续两次延长转会窗口。
  这一拖,还真拖出了效果。原本被传无缘准入的津门虎“起死回生”,只是2020赛季的联赛冠军江苏队,还是走向解散的结局。
  结果看似圆满,实则为联赛留下了无穷的隐患。既然足协能在准入时间上让步,自然也能在准入条件上做出妥协。妥协的结果,就是俱乐部存在的种种问题被粉饰。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广州队。联赛中期,广州队的运营危机突然暴露。联赛上半程,他们还是争冠热门。但到了下半程,他们却成了需要靠郑智带队,艰难完成赛季比赛任务的一支球队。不止广州队,当赛季有近半数中超球队面临或大或小的运营危机。
  因此,到了2022赛季开赛前,足协不得不再次做出妥协。按照此前标准,俱乐部需确认无欠薪情况发生方能准入。而这个赛季,足协直接将允许“欠薪准入”写在了公告上。
  此举是为了给球队留一个缓冲期,以期他们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2022赛季不少球队面临赛季中途退出的风险,且直到赛季收官时,仍有球队未还清所有欠款。
  事实证明,一味放宽准入标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看似岁月静好的联赛,早已暗流涌动。
截止期提前
为后续工作缓冲

  2023赛季,足协恢复了“无欠薪”准入的要求,且逾期未提交准入材料将不再受理,从时间和条件两个维度上从严处理欠薪工作。虽然最终公布准入资格名单的时间比外界预估的晚了十天左右,但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再妥协的结果是,广州城、昆山队、河北队、武汉队、陕西长安竞技等8家俱乐部未能通过准入。中超联赛也从2022赛季的18支球队,缩编回16支。
  经过这次较为严格的筛选,2023赛季中超联赛总算回归平静。各级联赛出现的突发事件,也比之前要可控得多。如果进一步巩固准入工作成果,那么2024赛季将更加平稳有序。
  因此,新赛季沿用了2023赛季的准入标准。足协还要求各俱乐部须上传《2023赛季俱乐部全额支付球员薪酬确认表》和《2023赛季俱乐部全额支付工作人员薪酬确认表》,作为2023赛季未拖欠逾期应付款的证明材料。同时,各俱乐部应保证无历史欠薪,并提交《俱乐部无历史欠薪承诺书》。
  不同的是,2023赛季的准入材料截止日期是2023年3月5日。而这次足协规定的截止日期是2023年12月5日,早了整整四个月。
  之所以如此安排,是为了进一步帮助联赛排除隐患。早早完成准入审核,足协就有更多时间处理之后的工作。这样就能够避免在联赛开幕前有球队突然解散,进一步影响球队递补、联赛开赛等诸多问题。
  类似事件不是没有先例。2022赛季开赛前不到两周,已经获得准入资格的重庆队突然官宣解散,打了足协一个措手不及。已做好全华班征战中甲打算的大连人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递补进入中超,引发了俱乐部和球迷不满。
  尽快完成准入审核工作,就是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既留出了充足的准备时间,避免联赛开始时间一拖再拖,又保证了递补球队的利益。
压缩求生时间
足协壮士断腕

  然而将准入截止日期提前,虽然为足协的工作和联赛的正常进行留出了时间,却挤压了一些仍有问题的俱乐部的“求生”空间。
  大连人和深圳队的问题十分严峻。巨大的历史债务和繁杂的国际官司,导致没有企业愿意接盘。准入截止日期一下子提前了这么多,几乎宣判了两支球队的解散命运。
  沧州雄狮虽然早早实现保级,但在联赛下半程遭遇了8连败,这与球队出现的问题不无关系。据了解,沧州雄狮仍在想办法“求生”。同时,河南队也有欠薪的情况发生。虽然相比而言金额不大,但解决问题同样需要时间。
  浙江队的生存困境也不是秘密。资金上存在压力,是这支球队在联赛前期战绩不佳的主要原因。虽然最终浙江队位列联赛第三,但球队并未完全从资金困境中走出。
  近几个赛季,北京国安的运营危机一直牵动着球迷的心。这支老牌球队面临的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想厘清其中的千头万绪,需要不少时间和精力。
  联赛中途时前股东突然撤资的武汉三镇,反而比较容易通过准入。前股东退出之前保证了俱乐部零负债,后续武汉市体育局等方面的努力,也维持了这支俱乐部的运转。
  目前看来,三镇在落实无清欠工作时不会有太大压力。但他们后续是否能够继续运营下去,对俱乐部和联赛来说都是隐患。
  对上述几支球队而言,多一些时间,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希望。足协一下子将准入时间提前这么多,显然是不愿给他们留出更多时间,杜绝再有“半死不活”的球队在联赛里“混日子”。
  足协有了壮士断腕的决心,联赛是否有足够的韧性,消化可能因此产生的后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