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市张庄镇上磨石岭村巧用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石”中开出致富花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17日
  保存下山村风貌
留得住乡村记忆

  走进上磨石岭村,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错落有致的石板路,鳞次栉比的石头房,处处散发着寂静空旷的乡村风情。
  “一走进这个山村,环境各方面都相当好,民宿也很好看,空气相当清新,心情很放松,很适合工作之余来旅游休闲。”游客王先生说。
  “上磨石岭以出产磨刀石、磨盘石而闻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山村,村里垒墙的红色石头就是磨刀石的原料。村中有传统民居70余座,300年以上的老柿树30余株,背靠鲁西南第一高峰凤凰山,柿子、核桃、干鲜杂果,山上种啥活啥,收成也不错,就是没路,货运不出去,人也进不来。”凤阳新村党支部书记高长均说。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张庄镇把自然条件优越的上磨石岭村作为样本村庄进行打造并与附件几个村庄合并成为凤阳新村,上磨石岭村秉承“保护、提升”的理念,注重保存山村风貌,留住乡村记忆。以“看得见石头、留得住记忆”为主基调,结合山村地貌特色,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对村内道路、地堰进行修缮,还原山村风味。2018年,一条串联8个村庄的环山路建成投入使用,这条凤槃路作为邹城市东部山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沿途县域旅游资源串联起来,走出了一条交通建设带动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因路受益、因路发展,上磨石岭村迎来了新生,特色牛心柿、优质核桃等农产品远销海内外,特色民俗村的打造拓宽了群众致富经。更令人欣喜的是,交通便捷,乡村发展,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为上磨石岭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上磨石岭村村民李长臣过去远在天津打工,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变化,2017年他辞掉工作回老家,将老屋翻新,办起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做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和媳妇回家过年时,发现村里的变化太大了,来旅游的人肯定很多,于是和媳妇商量回家开个农家乐。”李长臣说,周末一天能有20来桌,有时候忙得连饭都吃不上,每年收入约30多万元。上磨石岭村的美丽蝶变,不光给李长臣带来了可观收入过上了殷实的生活,也为更多的村民“敲开”了致富门。
农文旅融合发展
拓宽群众致富路

  张庄镇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为依托,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游和生态观光游,依托凤凰山生态资源、邹鲁文化资源优势和上磨石岭村、辛寺村、虎窝村等省级美丽乡村品牌优势,招引山东投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张庄镇东部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了上魔时代文化创意园项目。
  “上魔时代文化创意园项目依托凤凰山优良的自然生态和邹鲁地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国学文化为切入点,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模式相结合,通过国学教学和服务的商业化运营及平台化运作,衍生出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保健养生、汉式服饰及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活动,从而构建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发展和聚集平台。”上磨石带文化旅游(邹城)有限公司经理颜廷汝说,主要建设上磨石带(民俗文化观光、民宿酒店)、虎贲营地(户外运动)、辛兴书院(研学体验)三大园区。现已建设特色餐饮一处,文化简餐一处,提升民宿13家、游客接待中心一处,正在改建团队宿区一处、石磨主题博物馆一处、儿童游乐场所一处,并对民宿及景区内部分道路、水电等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新建。
  “该项目每年可为凤阳新村带来10万元集体收入,同时规范并带动周边8家民宿、农家乐发展,年收入可增加1到2万元左右。”高长均说,截至目前,凤阳新村已发展农家乐30余家,建设民宿19家,累计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直接或间接旅游收入近千万。
  据悉,张庄镇立足全域,结合资源优势,集中打造了凤凰山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凤栖桐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兴产业、留人才、宜居美”九字真经,以产业为基础,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进而吸引人才返乡创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让更多像上磨石岭村一样的村庄实现华丽蜕变,让百姓更幸福、更富裕。下一步,将以美丽乡村片区发展为基础,依托东部万亩大樱桃采摘园和辛寺柿子园,推进大樱桃产业和柿子产业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创新农文旅融合产品形式,在张庄大地奏响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协奏曲”。

  记者 孔媛媛 康岩

  邹城市张庄镇凤凰山脚下的上磨石岭村,依托村庄丰富的生态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通过打造民俗文化和乡村特色产业,让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过去的穷村庄变成了山水灵秀、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扫码看视频。
  聚力发展文旅产业,上石磨村锚定新的发展前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