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比亚迪落子烟台福山背后

10平方公里,集聚着20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新赛道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17日
  集装箱里的办公室
  初冬的烟台,大风凛冽,寒意已浓。
  11月15日一大早,臧坤穿好厚厚的衣服,奔赴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工地,作为项目指挥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他们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项目,做好场地平整建设工作。
  时间回到11月3日上午,烟台市在福山区举行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开工活动。这个由潍柴动力与比亚迪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的大项目落户烟台,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也开启了福山区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赛道。
  开工仪式之后,臧坤和同事也有了新的办公场所,一座蓝灰色的集装箱加上几把桌椅,成为他们奋斗的地方。尽管这座特殊的办公室无水无电不通暖,条件艰苦,但工作人员们干劲十足,斗志昂扬,“一切都在顺利地推进中,预计12月中旬可以完成场平工作。”臧坤说。
  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的落户开工,也为烟台汽车产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该项目总投资560亿元,占地约1700亩,项目共分三期建设,2030年三期建设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将打造贯穿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驱总成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基地。
招大引强的“产业家底”
  众所周知,世界500强企业对于投资选址极为严谨,为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基地,企业有一套完整且严厉的评判标准和体系。近年来,以潍柴、比亚迪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频频选择烟台,落户福山,这其中的商业逻辑和产业基础值得探寻。
  “我记得很清楚,在给潍柴项目做预选地块推荐PPT的时候,我们以预选地块为中心,将二三十公里半径内的配套企业都给他们列出来了。”高新区福山园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宫涛介绍,后来,事实证明,这也正是对方所感兴趣和需要的。
  单纯的硬性扶持政策很难支撑一个大项目的落地,一个项目要想在一个地方有好的发展生态,必须要有完备的配套,而烟台福山具备这个能力和底气。宫涛说,作为制造业强市,烟台装备制造能力全省第一,汽车零部件的配套在全省最完备,劳动力人均工作效率居全国前列水平。
  拉长时间轴看产业,福山汽车产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裂变过程一目了然。2001年日本矢崎的落户,拉开了福山区汽车部件产业的序幕;2003—2007年,依托毗邻通用东岳汽车的区位优势,延锋安道拓座椅等一大批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汽车部件产业初具规模,进入快速发展期;2008年后,随着集群效应的释放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德尔福柴油共轨系统等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入驻福山,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时期;目前的福山已培育形成车身、转向、动力、座椅、电气和内饰等六大产品系列,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部件产业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福山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到底有多强?从数据里找“答案”,或许更直观:10多个企业产品填补山东省空白;15个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20多个产品北方市场占有率第一;30多个产品全省市场占有率第一;不到10平方公里的地方,布局着207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如此聚集性集群,放眼全国也很难找,福山也成为全市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除了产业基础的雄厚,优质的营商环境,是福山区“招大引强”的又一制胜法宝。
  在项目招引中,福山干部是出了名的能“跑”、会“跑”、善“跑”,以专业能力、精准招商闻名。“70%的时间都在外地,平均两天拜访一个客户,除了拜访客户,就是分析客户。”高新区福山园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戚刚强感慨地描绘了招商人员的工作日常。
  在项目落地推进中,福山区紧密对接企业诉求,完善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定制一对一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提供保姆式前瞻服务。
起势的“新能源汽车园区”
  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重塑着全国汽车产业版图,竞争和挑战也日趋激烈。如何入局布局、抢占新赛道?深耕汽车产业的烟台福山,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以产业链“链长制”为统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产业平台、集聚要素保障,蹚出了一条“园区先行”的路子,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然成势。
  在烟台福山区,一座8.6平方公里、高标准规划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悄然生长。从去年以来,该园区先后引进落户中质国检、创明圆柱锂电池、安瓦半固态电池等总投资773亿元的重点项目10余个。
  塔吊高耸、长臂挥舞、机声隆隆······走进福山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项目工地,一番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映入眼帘,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频频刷出加速度。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引擎项目,创新中心将为产业发展提供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主要建设科创孵化大楼,研发中心、人才公寓、加速器厂房及标准化厂房等9栋建筑,构建“创新创业—孵化加速—总部上市”+“科技金融”的全生命周期发展平台。
  “预计今年11月底前,6#展示大厅交付使用;今年年底完成9栋建筑主体施工;明年7月底前实现整体交付使用。”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项目经理周德武介绍,项目建成后,计划入驻智能网联、核心部件研发等100余家优质企业,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以公共服务平台赋能产业发展,是福山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的又一重大举措。当下,位于东泽路以西,磁阳路以北的中质国检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项目将打造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研发试验检测认证基地,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汽车研发认证公共服务平台。
双轮驱动下的产业蝶变
  近年来,肩扛全市汽车产业链重任的福山,一手发力新能源汽车赛道,谋划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一手推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产业升级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
  创建于2004年,位于福山的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是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在山东烟台投资兴建的汽车变速器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企业办公楼一楼大厅内,六台汽车变速器依次排列,格外显眼,从手动到自动,从自动到混动,这些变速器是企业研发成果的结晶,也是汽车产业蝶变创新的历程缩影。
  “2022年年初,企业开始研发混动变速箱,历时20多个月,今年10月份正式上线投产,今年大约能生产近2万台,预计明年可量产9万台,目前变速箱主要应用于荣威D7车型。”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现场工程高级经理徐琳介绍,相较于传统变速器,混动变速器的产值更高,大约是普通变速器的三倍左右。
  作为汽车圈内人士,徐琳也深感行业的变化。徐琳说,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园区企业都在不断契合“智能制造”的概念,加强技术研发,进行自我提档升级,寻求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融合接轨。
  “在转型升级中,政府给了我们很大帮助,比如发放技改补贴,用真金白银助力企业设备更新。”徐琳介绍,作为一个分公司,企业各个基地之间也存在竞争,而当地政府的有利政策,让他们在争取新产品落地中更有底气和信心。
  无独有偶,福山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产业的号角,在吹响的同时,也走出了新高度。博世华域,这家由华域汽车与德国博世两家世界500强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主营业务是汽车转向系统。近年来,企业由传统液压转向系统向新兴电动转向系统的转型升级,具备年产百万套转向系统的生产能力,今年7月建成的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能力最强的转向系统生产基地,产品配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33%以上、居国内首位。
  “充分发挥传统汽车产业优势,积极引导培育企业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发展,目前,已有数十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知名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厂商提供配套。”宫涛介绍,当下的福山,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发展,呈现多点开花、发展强势、技术领先的特点,而新能源汽车成为“福山智造”又一闪亮的新名片。
  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记者 秦雪丽 通讯员 潘丹丹 庞贺

  近日,烟台汽车产业再传好消息。备受瞩目的潍柴(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在福山区开工建设,释放诸多产业信号。
  回望20年前,“天蓝蓝,海蓝蓝,烟台有了雪佛兰。”上海通用汽车东岳基地的落户,开启了“烟台制造”的汽车传奇,填补了山东省轿车工业的空白。20年后,中国商用车巨头潍柴和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联合落子烟台,开工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及配套项目,这是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新赛道的重要标志,更是烟台福山汽车配套产业厚积薄发的体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