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雪峰的烹饪人生:

“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创新当做日常”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17日
  记者 钟建军 杜晓丹

  从学徒干到宾馆经理,38岁考研,毕业后再到高校执教,如今已年过半百,仍然活跃在教学一线。
  他就是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中餐学院院长刘雪峰教授。他不仅是中国十大鲁菜名厨,是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扎根餐饮行业30多年,专注于烹饪教学和菜品创新,而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他却谦逊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人,做了一点普普通通的事。”

  再苦再累
也要干一行爱一行

  11月15日傍晚,与刘雪峰联系上时,他受“技能兴鲁”山东省餐饮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的邀请担任评委,正在去往临沂的动车上。电话中,说起当年的学徒经历,他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那段与炉火作伴、星月入梦的岁月。
  “我从烟台商业技工学校烹饪专业毕业后,到一家酒店当学徒。”回忆起当年的经历,他直感叹:“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烧的是煤灶,鼓风机一吹,满脸都是煤灰。”
  洗菜、打扫卫生,他啥都干,在后厨打杂了3年,一同前来的同学也陆续离开了,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为何坚持下来了?对于这个问题,刘雪峰说,“在学校里老师教导我们,要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主要是自己对这一行发自内心的喜欢,便不觉得那么苦。”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那时有些师傅还是比较保守。为了讨得师傅喜欢,刘雪峰每天给师傅端茶倒水、洗工作服,收拾厨房卫生。下班以后,他时常到师傅家帮忙,家里没液化气就去罐液化气,农忙时就帮师傅收麦子。最终,勤快又聪明的刘雪峰打动了师傅,也成功上灶炒菜。
  厨师这一行很苦,以前条件差,整日面对油烟,也让刘雪峰患上了咳嗽的毛病。“尤其是夏天,最让人难熬,厨房里的温度能达到45度。”刘雪峰说,一中午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随着厨艺水平的提高,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他干到了一家高档酒店的餐饮经理。“不管干到哪个职位,我一直坚持炒菜,这门手艺不能放下。”一路走,一路学,让刘雪峰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也让他有了危机感。
  2008年,38岁的他,毅然放弃高薪工作,考上了贵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一边在烟台一家烹饪学校兼职,一边儿跑到贵州大学上课学习,经过3年的两地奔波,他顺利毕业。2011年,他正式调到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中餐学院任教,如今学院已升格为为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
  从厨师到教师,身份有了变化,不变的是他对烹饪的热爱。“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平台很大,不仅可以教书育人,也能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刘雪峰说道。
传道授业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来到学校任教后,历经多年磨炼,刘雪峰从名厨到名师,走向更广阔的平台,如今已成为烹饪行业的领军人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刘雪峰也承担起传承、发展鲁菜的责任。
  “有了曾经的学徒经历,我得把所学所会的烹饪技术教给更多的学生们。”刘雪峰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抓好精品课程、教材建设、教法改革、实习基地、教学成果、教学团队建设,专注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致力塑造“高技能+高素养”的技能人才。
  “我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厨师,更肩负着培养更多的新时代鲁菜工匠的重任,让工匠之火世代相传”。他创造的“三段九位教学法”获“鲁商集团创新项目奖”,“七化同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技工院校得到推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雪峰多年默默耕耘和忘我工作,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其中烟台市首席技师8名,山东省餐饮与住宿行业首席技师12名,齐鲁首席技师6名,多人获省市技术能手、突出贡献技师称号,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另外,刘雪峰还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在济南平阴、临沂兰陵、烟台开发区、高新区、莱阳市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培养乡村振兴人才1600多人;举行“鲁菜大师走长岛”活动,免费为长岛40多家餐饮企业和“渔家乐”农户进行海岛特色餐饮培训;开展免费“送技能进军营”活动,为莱阳驻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100多人;对接济南平阴县,开发出“玫瑰宴”和“菌菇宴”,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
坚持创新
做事就要做到极致

  30多年斗转星移,秉持“做事做到极致、厨师干到最好”的信念,刘雪峰已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经验丰富、理论积淀深厚的中国烹饪大师。他常说,“要把小事做到极致,把创新当做日常。”
  “传承鲁菜不仅要继承,还要创新。”尽管两鬓染霜,他依然矢志不改,研制出了大量风味菜肴和特色筵席,受到专家和广大顾客的一致好评。
  “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过程一定是艰辛的,要一直反复研究。”刘雪峰拿研制“八仙宴”举例说,研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确定主题后,一直不知道要用哪种形式来呈现。这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还要查阅很多资料,将文化和故事渗透到宴席当中去。“要做到一菜一故事,要做到‘有看头、有吃头、有文化’,前后经历了4个月的时间才研制成功。”最终,“八仙宴”在第二届山东旅游发展大会上大放异彩,受到来宾的高度赞誉,在最近在北京举行的“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北京推介会上广受称赞。
  有时候研制新菜品也失败过,也有过灰心丧气的时候。遭遇困难时,刘雪峰就去拜访有经验的老师傅,和他们一起探讨,被师傅指点后,总会让他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刘雪峰研制的“秦始皇东巡宴”“胶东海鲜风情宴”屡屡获奖,“中国烹饪学府宴”被授予“中国名宴”称号,“平阴玫瑰宴”“长岛扇贝宴”也创造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为行业内的鲁菜大师,刘雪峰对“大师”的称号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表示,永远不敢自称为大师,“我认为‘大师’是对这个领域和这个行业有深远的影响的人物,他既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又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们永远以他们为标杆去学习。”
  “我还有很多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沉下心来去钻研业务,提升技术。”刘雪峰说,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就要在深处默默地勤思,默默地反思,默默地提升自己的技术、升华自己的思想。
  对于今后,刘雪峰表示,将继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传承鲁菜技艺,推动鲁菜创新与发展。

  11月10日上午,刘雪峰(左1)和团队带着“八仙宴”亮相“好客山东·好品山东”2023北京推介会开幕式。
  刘雪峰(左7)在给学生讲课。
人物简介
  刘雪峰,中共党员,烟台市政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中餐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劳动模范、中国烹饪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得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烟台市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山东省餐饮与住宿行业首席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首席技师、中国十大鲁菜名厨、山东省餐饮住宿行业改革开放40年功勋人物、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技艺传承突出贡献人物等称号,是烟台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山东省示范性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山东省首席技师工作站、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领军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