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驻村第一书记时磊:

俯下身子埋头干,落后村子大变样

齐鲁晚报     2023年11月24日
  记者 彭彦伟 实习生 张津豪

  莒县东莞镇大沈庄村,一个历史文化名村,由于前期领导班子不健全,组织涣散,成了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日照市交通能源发展集团驻村第一书记时磊在此背景下来到村里。入村后,他健全领导班子,重视思想学习,统一工作认识,班子组建后,投身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升村容村貌,积极发展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经过三年努力,大沈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初冬时节,两千多年的银杏树迎来一年最佳观赏时节,黄灿灿的叶子在阳光下灼灼生辉,不时有游客前来参观拍照。笔直的道路,整洁的村容,和之前形成鲜明的对比。大沈庄村南靠文山,北倚武山,潍河源头石河从村中穿过,地处东莞镇政府驻地西北约7.5公里处,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祖籍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由于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差,制约了村经济发展,村中青壮年大多在外务工,年轻人少,村委班子不健全,大沈庄村逐渐变成了市级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
底子薄了,就从基础抓起
  时磊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来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当时村里没有书记,村民没有主心骨。”大沈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增银说。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要干事首先要统一思想,要有健全的领导班子。在上级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老中青结合的村干部队伍,班子调整后,村里的工作有了明显起色。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严格“三会一课”制度,狠抓每月25日的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活动和平时的各项党建工作开展,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
  改造基础设施,提升村落生活质量。班子健全后,在时磊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增银的带领下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首先从整理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着手,花费4万余元对办公设施进行改善,对村里的办公场所进行了装修改造,办公大院前面空地也进行了绿化。从村头到千年银杏树道路周边进行了绿化提升,根据古树风格,在周边建设小公园、凉亭、水井打水等具有复古特色的设施,绿化面积达4300余平米。此外,在了解了部分群众还在摸黑走夜路后,时磊及时协调购买太阳能灯,在村西尚未亮化的主街两侧安装路灯26盏,补充了原来亮化范围不足的问题。
  筹建“幸福院”,关爱老年人生活。由于大沈庄村人口多,老年人口基数大,8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00多人,经济基础薄弱,老年关爱工作滞缓。他在了解了现实情况后,联合村委班子成员多次商议,敲定建设老年幸福院,并在现有办公场所中,挤出3间房子用作幸福院助餐用房,压缩费用,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2023年8月份顺利启用。老有所依,便是时磊一腔热血的奋斗所在。
想要发展,产业必须突破
  基础设施完成后,时磊投入到发展经济上,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只有村民富了,村集体增收了,才能更好的完成历史使命。想群众之所想,他积极引导发展规模种植,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大沈庄村气候、土质非常适合谷子的种植,自古以来村民都有种植谷子的传统。苦于没有销路,种植规模一直不能扩大。今年以来,村委引导村民发展谷子种植,种植面积315亩。此外,村集体与村民签订收购合同,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谷子,并负责对谷子进行脱壳包装,由镇党委领办,第一书记主办的镇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社进行统一销售,截至目前,实现销售收入8万余元。
  急群众之所急,及时维修启用电灌设施,缓解旱情,帮助群众增收。由于今年旱情较为严重,村民看着日渐枯萎的小麦心急如焚,他通过实地了解,得知几年前水利电灌设施已经铺设,只是年久失修,不能正常运转,他及时组织村委成员找厂家、买配件、联系供电所,终于及时修复并启用了电灌设施,灌溉农田800余亩,为村民小麦增收小麦20万斤以上,村集体通过适当收取水方费用,也获得4万余元的收入。
  工作成效不胜枚举,第一书记的工作一直在路上。俯下身子真抓实干,收获近在眼前,三年来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年来时磊的努力和付出也获得了当地高度认可,“时书记来到后不仅带领我们踏踏实实干事,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更广阔的思维,发展的思路,村民有收入,集体有增收,下一步发展之路更广了。”刘增银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