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芙秘方”背后的山东理工大学

人文教育从课堂延伸到食堂,“我为师生办实事”成果显现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01日
  校方暖心回复学生求教泡芙制作的帖子。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上世纪曾给出一个经典论断。他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若干年后的这个初冬,谁也不会想到,雅斯贝尔斯的这个论断,会随着山东理工大学一纸“泡芙秘方”的刷屏而被赋予新的注解:教育本就应该是,无论你问我什么,我都会倾囊相授。而今,山东理工大学“泡芙秘方”的余声仍在,围绕上述注解的讨论也在更大范围内展开。

  记者 樊舒瑜

“泡芙秘方”走红
  11月的最后一周,山东理工大学毕业生陈欢收到了一份来自学校食堂的冬日温暖——泡芙。这是来自学校第三食堂熟悉的味道。这份暖心泡芙,来自数日前山东理工大学官微平台的一则发文,“学校准备了1000份泡芙送给学生们。”
  一切的起因,源自数日前山东理工大学接诉即办平台收到的一个非投诉问题:后勤管理处老师,你们好!想问一下三餐二楼的泡芙怎么做的(尤其内馅)?泡芙的忠实粉丝,马上要毕业了,怕毕业之后吃不到。
  面对这位即将毕业学生的提问,山东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对泡芙详细制作方法做了暖心回应。在这份回复中,无论是饼皮的制作还是馅料的调配,山东理工大学都毫无保留地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这份回复还暖心写道:制作方法提供给你,希望母校味道常伴你左右。
  之后,校方283个字的暖心回复,被网友截图发布到各大社交平台,引起一众好评。
  记者注意到,山东理工大学接诉即办平台不仅这次全程分享了泡芙制作方法。在此之前,这个平台还对学生们提出的辣椒油、小酥肉、牛肉板面等制作方法做出过回复。各种“秘方”走红,山东理工大学也随之出圈。
  “作为学校的服务者,学生有所求、有所问,我们必须尽力满足。”山东理工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杨嵩先告诉记者,看到有学生在接诉即办平台上问泡芙的制作方法,学校饮食服务中心便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
  记者发现,山东理工大学接诉即办平台今年4月正式上线,其建设初衷,是为进一步拓宽师生问题建议反映渠道,及时高效解决师生身边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全面了解掌握师生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在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邓昌亮看来,近期刷屏的“泡芙秘方”仅是学生和有关部门交流互动的其中一个具体体现。
  在11月25日召开的由校党委常委和后勤管理部门参加的一次内部例行会议上,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胡兴禹表示,“泡芙秘方”走红网络,说明学校接诉即办平台工作很好地发挥了问题建议反映渠道的作用,对饮食服务中心及时回应学生诉求的做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
频繁出圈
  显然,这绝非仅仅是一场关于“泡芙秘方”的简单对话。
  事实上,这并非山东理工大学的首次出圈。在此之前,毕业生魏思宇跪别母校、学校毕业典礼上学生唢呐展演等就已先后在各社交平台上爆红。山东理工大学的频繁出圈,似乎也早就有迹可循。
  落脚到“我为师生办实事”上,山东理工大学在2016年的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推进后勤服务多元化、管理工作精细化、服务工作人性化、运营工作经济目标化,努力提高支撑服务能力。2022年被山东理工大学确定为“作风建设年”。坚持把师生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工作的标准。
  今年,则是山东理工大学确定的“开拓进取年”。今年6月,山东理工大学再次提出坚持“五个突出”。其中,要求突出问题导向,认真听取师生的愿望和呼声。
  上述种种可见,山东理工大学频繁出圈并非偶然,而是学校“我为师生办实事”背后的成果显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