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立足柔性引才,引领学科发展新高度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01日
  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张德君 董体

  作为群众家门口的医疗机构,在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历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并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在改善医疗服务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近年来,医院以成立名医工作室为抓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合作,通过“请名医、建名室、带名徒”等途径,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医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临床科研等全方位的进步。截至目前,医院已成立名医工作室11个,众多优质医疗资源持续精准下沉,也让更多患者减少了外地就医的奔波,在“家门口看名医”成为了新常态。
心系民生
彰显名医本色
聚贤育才
诠释名医担当
  一大早,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内就已坐满了等候就诊的群众,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主任医师张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侯磊教授等多位名医大家正在各科室忙碌着。他们与患者细致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制定的诊疗方案与国内知名医院同步接轨。
  “侯主任,我父亲前段时间查出心衰,还专门去了一趟北京看病,给老人折腾得可不轻,你看后续该怎样治疗?”在医院心内科诊室内,患者家属王先生十分着急。至亲突发重病,王先生和许多人一样,选择了不惜耗费时间精力遍寻名医,但让王先生没想到的是,兜兜转转后他才发现,那些在知名医疗机构挂号都十分困难的专家,在家门口竟可“触手可及”。
  上级名医大咖定期来院开展坐诊、查房、手术、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科研指导等工作,让众多患者就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建设名医工作室,受益最多的是群众。对于一些疑难病例,他们需要的是‘一锤定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也是很多群众选择到上级医院就医的主要原因。依托于名医工作室的建立,相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侯磊表示。在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侯磊教授曾一天就完成了心脏介入手术19台,其中不乏有慢性闭塞病变、严重钙化迂曲病变等高难度手术病例。
  围绕“聚力突破健康强市”目标,2021年,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印发《济宁市名医工作室建设方案》,组织全市医疗机构招引国内知名医疗专家,在济宁设立名医工作室,让国内更优质、高端医疗资源落到济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积极响应,不断与上级医院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在帮助群众减轻外出就医奔波辛苦的同时,自身综合服务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
  “来到这里,我们会尽全力用自身所长解决患者所需,以一流的专业理念和技术手段,让患者得到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张颖介绍,针对医院相应专业科研短板,其团队还和科室开展了相关合作,提供科研指导,加快提升科室整体水平。自张颖教授名医工作室落户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以来,该院妇科在良恶性疾病微创诊疗技术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学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积极对接国家、省内知名专家团队,目前,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已先后建立了白克运教授名医工作室、刘桂荣教授名医工作室、连方教授名医工作室、孙建民教授名医工作室、林殿杰教授名医工作室、张晗教授名医工作室等11个名医工作室,涵盖心内科、肛肠外科、手足外科、生殖医学科、脊柱外科、呼吸内科、妇科、眼科、关节外科等多个学科。医院还借助聚贤育才手段,充分发挥名医的力量和智慧构建了名医“师带徒”工作新机制,积极培育名医名科名院。
  “相较于之前传统的合作方式,名医工作室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可以针对科室需要,获取相应的带教指导,并且在各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手外科/足踝外科/烧伤外科主任张义鹏说。今年3月,胡勇教授名医工作室在该科室顺利挂牌,作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手外科/足踝外科的创始人,胡勇教授在该科室每月定期开展手术带教、专题授课等内容,帮助医院专科建设“诊断”问题,给予“靶向”支持。
  “在诊疗患者的同时,胡勇教授及团队成员会通过门诊跟诊的形式向我们分享诊疗经验,进行实操演示,并详细地进行答疑解惑。诊疗结束后,也会针对临床病例开展业务培训、病案分析、讨论等工作,切实将名医的学术思想扎根基层,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临床业务水平有效提升。”张义鹏介绍。现如今,科室对疑难病种的诊治能力持续提升,断指再植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显微外科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鲁西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共育,填补相关专业空白,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还安排人员到名医所在专科学习进修,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掌握最新技术和医学前沿。借助名医优质资源,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已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包括心内科开展冠脉内FFR检测、冠脉分叉病变的优化处理、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等技术;手足外科运用距下关节制动手术治疗儿童扁平足;妇科开展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治疗不孕症等技术,填补了多项院内技术空白,获得了兖州及周边地区患者的认可。
全力保障
书写名医华章
  “借外力强内力,不断做大做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大临床专科辐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健康,这是名医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丁超介绍,为推动名医工作室持续发展,医院会定期对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每月进行过程性评价,考核工作室日常管理、专科建设、学术传承、科研交流、品牌宣传情况,包括名医来院工作时间、开展手术、组织学习培训、病例讨论、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等情况。同时,医院会在专科技术准入、科研立项、继续医学教育、学术交流、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激励,保证名医工作室良性运转。
  此外,为帮助群众及时了解名医信息,医院还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等多种形式,每周提前公布专家坐诊时间,对特色诊疗服务进行宣传,让群众知道家门口的名医,让患者少跑路,不出兖州就能看上知名专家。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院名医工作室专家共来院150余次;在院门诊量4000余人次;开展典型病例讨论140余次;开展手术治疗200余台次,其中三四级高难手术占比超80%。随着名医“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改善,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新突破。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下一步,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深入推进名医工作室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特色服务的平台、学术传承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平台,并积极发挥名医领军作用,助力区域医疗事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优流程、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家门口看病无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