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凝聚社会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01日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旨在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HIV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降低,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危害大,病死率高,目前我国艾滋病年报告死亡人数居传染病首位。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但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学习用具、共同进餐等行为均不会传播艾滋病,另外,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当前,艾滋病在我省主要通过各种高危性行为传播,如发生无保护的异性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多性伴等,以同性传播为主。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及时主动进行检测咨询,各级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均可提供检测咨询服务。
  虽然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没有疫苗,但可以进行事前、事后预防,也就是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暴露前预防是指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在发生高危行为前,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等,通过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方法。暴露后预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以降低HIV感染风险的方法。暴露后预防是事后阻断的补救措施,常被叫做“后悔药”。通俗来讲,暴露前预防更像一种长期的避孕药,而暴露后预防更像紧急避孕药,是事后阻断的补救措施,但预防药物不是万能药。
  感染HIV后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传播。
       (刘杞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