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突然遇墙堵 不时脚下就被绊 你说走路走中间 中间到处电线杆

岛城有条“奇葩”路 市民吐槽“行路难”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07日
  兴德路人行道上大型变电箱拦路,前面更是有围墙把路挡住了。
  因电线杆霸路,行人被逼借道马路。
  原本就狭窄的人行道,垃圾桶也来凑热闹。
  人行道走着走着没了,抬头一看是一堵3米高墙“拦截”了,行人被逼借道马路;500米长的人行道上,竟然竖立着15根电线杆,还占用了盲道……日前,有市民反映,青岛市市北区兴德路两侧的人行道可谓“奇葩”,这条南北向长1公里多的人行道,要么被围墙截断,要么被电线杆挡路,有的地方还摆着大大的垃圾桶。兴隆路街道办的工作人员称,人行道障碍比较多,这种情况需要市政规划来解决,街道很难做改变。

  文/片 记者 李珍梅    

3米高围墙“拦截”人行道
  12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北区兴德路。从兴德路16号双桃花苑小区,沿着人行道由北往南走大约20米,迎面看到一座大型配电箱横在人行道中间,表面贴着“止步 高压危险”的警示牌。配电箱几乎占据了人行道的四分之三,仅在靠近马路牙子处留着一点空隙,刚刚够一个成年人通过。配电箱之后,紧接着又是一棵大树、两根电线杆立在人行道上。再往前走,没路了!记者抬头一看,是一堵红色的高墙横在面前,估摸有三四米高,彻底把人行道从中“拦截”。
  由于围墙沿着人行道修建,其外侧留着的人行道宽度窄的地方仅有一二十厘米,行人走在上面需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会踏空。很多行人直接选择走在机动车道上。但记者看到,机动车道是两条双向车道,很多时候车子几乎是从行人身边擦过,非常危险。
  “这个地方正常人都没法走,更别说盲人,连盲道都没有。”75岁的郭先生因腿脚不好,走起路来颤颤巍巍。说起此处被围墙占据的人行道,郭先生也很是无奈。
  郭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这附近住了20多年,这里一直都是这样。“这块地方以前是青岛染料厂,当时围墙就存在。现在染料厂搬迁了,把地卖给了开发商,但围墙拦着人行道的事一直没解决。”郭先生指着高墙内的方向向记者说道。
500米路上15根电线杆
  地图软件显示,市北区兴德路长约1.3公里。记者行走在人行道上,看到很多“奇葩”情形。
  以兴德路16号双桃花苑为中心点,南北500米长距离的人行道上,竟竖立着15根电线杆。记者看到,这些电线杆直接占在人行道中间,让原本就狭窄的人行道骤然“消失”,行人不得不走到机动车道上。
  此外,在兴德路与宜昌路的路口,斑马线两侧对着的马路牙子上,都竖立着多个配电箱和大底座电线杆。“走完斑马线不能直接踏上人行道,都被这些东西挡着,还得绕到车道上走一段。”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梁女士说,这条路附近,有两所学校,孩子多,老人也多,确实该整治整治。
  记者行走还发现,沿着兴德路往四湖路方向走,过了宜昌路后,兴德路人行道变得格外窄,最窄处也就十几厘米。
  除了兴德路,附近的瑞安路上,人行道也被多个残缺的墙垛子挡住。
市民盼望道路畅通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系统最基本的设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中提出:除城市快速路主路外,城市快速路辅路及其他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内均应优先布置步行交通空间,其中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应小于2米,且应与车行道之间设物理隔离。
  而面对市区如此“奇葩”的人行道,相关部门及街道有何行动?12月5日,兴隆路街道党建办相关工作人员答复记者,围墙拦截人行道一事,需要确定围墙的归属。至于人行道障碍比较多,这种情况需要市政规划来解决,街道很难做改变。街道也会将居民的诉求往上级部门反映。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电话。了解记者的采访意向后,办公室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给了记者该局城市建设处的电话。不过,从12月5日下午至12月6日上午,记者拨打该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这些电线杆、墙垛子、配电箱挡在路中间给市民通行带来很大不便,不仅占据了盲道,连正常人都无法通行,很危险。”双桃花苑居民侯先生说,这两年青岛在进行城市更新与建设,城市面貌有很大变化。但城市的品质和文明,不应只是体现在大项目、大建设上,更应该在细节中,在老百姓的实际感受中。
  希望有关部门能积极行动,畅通人行道,将安全还给市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