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树洞】

倦怠时时在,你仍有意义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13日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精神追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齐鲁晚报成立“心理专家团”,向读者征集情感心理问题,邀请心理专家解答。
  情感版投稿邮箱:qlwbqg@163.com
  树洞提问:
  “职业倦怠”是不是周期性分散在职业生涯中,该如何平稳度过这个阶段?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心理专家团:
  职业倦怠确实会出现在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它与具体哪个周期无关,而与以下原因有关:工作本身机械性重复达到一定时间;工作的物理环境和人际关系缺乏变化;物质、精神刺激不足;没有得到充分的价值回报;日常压力超出可承受范围;职业信念或动机缺不足、目标不清晰,或下一步发展不明朗;个人机能低落,包括身体健康、营养水平、情绪状态、精神等诸方面;工作之外的支持不足;社会观念影响。
  对照一下,大概就会知道自己的倦怠从何而来,“对症下药”方能安度。以下提供几条算是共性的建议,如果有意愿摆脱倦怠,可以参考。
  主动寻求变化,而非被动等待
  无论岗位、专业能力、人际网络还是迎接一切的热情,都处于自然衰减的过程中。保持、提升的唯一办法,就是主动寻求变化。小到改变外卖菜单或通勤路线,大到选择新的行业、新的居住地、搭建重要关系,都是变化,而主动改变越多,接触到的信息、机会、可能性也就越多,才能形成积极的螺旋向上发展。
  在普遍的茫然中确立专属的意义
  不管别人是不是“躺平”,明确自己工作、生活乃至自我存在的意义。无需重大,有切身感受即可。留意工作、生活中与意义关联的每个微小瞬间,比如自己的职业帮助到的具体的人,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之间相处的感受,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美好或成长。即使身为普通人,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怀抱着强烈的自我信念和适当的发展目标,任何人生都值得体验。
做“大生活家”
  保持身心健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培养长久的兴趣爱好,建立多元的生活空间和促进性的人际关系,投入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这些都是支持因素,有助于缓解、度过职业倦怠,推动人生的积极发展。拥有这些并不容易,但尝试建设,总胜过被日复一日的倦怠淹没,不是吗?
  祝大家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