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黄河以北教育高地

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高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22日
  济阳区学前教育“双领”工程启动暨首批园长工作室、教师工作坊揭牌仪式。
  济阳籍国家运动员董毅、谷瑶瑶、杨飞飞勇夺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金牌,济阳区获评“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第二实验中学迁建项目投入使用,南湖实验小学划为区直学校,城区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济南市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紧紧围绕“创名校、塑名师、育英才”的发展路径,以群众所盼为教育所向,把工作重心从“量的增加”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全区教育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济阳教育”品牌含金量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通讯员 高吉友 孙宗坤

回眸2023
  党的建设持续加强。一是出台《关于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试行)》,为全区50个公办中小学(园)党组织,配备党委书记2人、党总支专职书记4人、党支部专职副书记44人,配备率100%,切实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二是实施党支部建设“强基固本”行动,评选“五星级党支部”10个;三是开展“三聚焦、三提升、创一流”党组织书记抓党建项目,加大“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党建项目示范校创建,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教育资源持续扩容。突出抓好重点教育项目建设,第二实验中学迁建项目建成招生,龙域公馆配套幼儿园建成交付,增加学位2580个。特别是面对“二孩”政策带来的4000余人的班额缺口,通过内部挖潜、借用校舍、借地办学、启用新校等方式,有效化解入学高峰,实现了平稳有序开学。
  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一是公开招聘教师232人,公开选聘专职教研员9人;二是选拔校长(园长)7人,公开选拔副校长28人;三是推进五星级校长评定,进一步完善校长晋升制度;四是开展“师德师风提升年”活动,实施学前教育“双领”“济阳名师”培育等工程,选树济南市杰出教育工作者2人、市领航教师9人,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10人,泉城最美教师2人、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区级出彩教育工作者178人。
  教育改革持续深化。一是首次将“五育并举”纳入对学校的全方位考核;二是仁风镇省级、新市镇市级教育强镇筑基试点成果丰硕;三是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改革获评山东省基础教育重点领域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典型经验;四是教育教学“五项改革”扎实铺开,各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地。
  办学质量持续提升。一是学前公办率达到71.78%、普惠率96.56%,提前超额完成国家“十四五”目标任务;二是初中学考优秀率、上线率逐年提升,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三是职业中专成功立项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承办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职组),并代表山东省获植物病虫害赛项全国冠军;四是高考成绩实现新提升,各项指标较往年取得较大进步;拔尖创新人才实现新突破,多人被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济阳教育”品牌换发蓬勃生命力。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是承办山东沿黄九市铁人三项赛获好评,成功举办13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韵动黄河·善美济阳”体育健身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二是7个镇(街)“两个一”工程和567个社区(村居)健身路径实现全覆盖,“城区10分钟、乡村15分钟”全民健身圈雏形初显。三是区少儿体校建成训练网点20个,培养输送国家及省市运动员235名,获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奖牌20余枚,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展望2024
  2024年,济南市济阳区教育和体育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1335”工作思路,锚定“建设黄河以北教育高地”1个战略目标,坚持“创名校、塑名师、育英才”3大发展路径,明确“一年补短板、夯基础”“两年出成果、探模式”“三年创品牌、成体系”的3步走计划,实施“党建领航、资源扩优、强师建设、改革攻坚、品质提升”5大行动和“韵动黄河、善美济阳”1项体育品牌创建,推动教育高地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实施党建领航行动。一是强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二是谋划开展好“书记项目”。建立完善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做到党建与学校发展、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成为学校内涵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助推剂。三是组织好党委换届选举工作。不断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为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四是加强教体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拓展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推进廉洁教育和廉洁文化“进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实施资源扩优行动。一是2024年拟定南湖实验小学扩建、济阳职专扩建两项民生工程;二是加快推进众彩教育体育综合体多功能运动场馆的启用,构建“体育健身+优质教育+美好生活”的新模式。
  实施强师建设行动。一是进一步优化教师招聘、引进、培育方式,提前谋划好2024年教师招聘工作,探索创新招录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二是进一步加大专职教研员的培养、考核和使用,推进集团化办学与片区教研深度融合,提升全区整体教学教研水平;三是持续推进学前教育“双领”工程和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开展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学科中心组成员选聘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健全名师培养梯队,打造名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实施改革攻坚行动。一是抓好集团化办学改革。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铺开”,借助“纵向贯通”“横向联合”两种模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确保集团化办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抓好教研员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教研员准入退出、激励评价机制,健全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完善区级教研、片区(集团)教研、校本教研三级教研体系。三是抓好校企共建。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和合作,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更多爱心企业参与教育、资助教育、兴办教育,形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实施品质提升行动。一是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坚持“增加公办、规范民办”双轨并行,“城区扩容、农村提质”同步推进,多渠道增加公办资源,全方位规范办园秩序,不断扩大普惠幼儿园覆盖面,确保适龄幼儿“有园上、上好园”。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均衡配置各类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推进“校校达标”、整体提升。三是推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快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探索推荐生、直升生两大选才路径,实现2024年高考新突破。四是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聚焦“双高校”建设目标,推动中职“3+2”向五年一贯制高职延伸,实现学校特色化发展,积极推进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
  打造区域体育品牌。一是深化“韵动黄河·善美济阳”体育品牌打造,举办区第十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安排羽毛球、乒乓球、象棋、篮球、太极拳、广场舞等10个项目的比赛。二是推进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积极参加市级以上青少年锦标赛,继续举办中小学生联赛等区级赛事,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区、校二级体育竞赛体系和选拔性竞赛制度。支持各中小学校组建校运动队,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三是利用好少儿体校国家重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加大选拔、培养力度,积极参加省市各类青少年体育锦标赛、联赛,为国家和省市输送更多优秀运动员。
  潮涌风劲正扬帆,砥砺奋进破浪行。济阳区教体系统团结一致,牢记初心使命、凝心聚力发展,奋力开创“建设黄河以北教育高地”新局面,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区北部中心城区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