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齐发力,开启医院发展新篇章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以崭新之姿书写温暖服务答卷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22日
  改善硬件设施
提升就医体验

  “没想到新医院环境这么漂亮,规划也很合理,我们附近居民看病就医也比以前方便了很多!”近日,患者王阿姨在参加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济北院区义诊活动时由衷感叹道。在该院区启用前,附近二十里铺街道的居民需要坐40分钟公交车才能到达十几公里外的综合医院就医。
  2023年11月8日,占地面积177亩、总建筑面积15.81万平方米、规划床位900张的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济北院区顺利投入运营,这是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建院70年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作为济宁北部城区首家大型公立综合医院,承担了全市疑难危重传染病诊疗和济北片区全科及综合医疗服务,有效满足了附近群众的就医需求。
  “新院区设计之初,我们就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聚焦群众看病就医重点难点,在兼顾‘平急转化’要求的前提下,重点考虑群众公共卫生、综合疾病治疗需求。”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党委书记侯春生坦言。
  在科室设置上,得益于医院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门诊涵盖了内、外、妇、儿、急诊、ICU、口腔、眼、耳鼻喉等十余个学科,在硬件设施上配备了区域一流的CT、内镜、核磁共振等一大批高端先进的医疗设备,极大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了全周期、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打造出了一座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优化就医流程
患者轻松就医

  “只有更加注重细节,才能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医院门诊部主任闫绪锋表示。为了方便群众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去的科室门诊,医院特地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医疗街”这一模式,全长450米的医疗街贯通整个门诊病房综合楼体,门诊大厅位于医疗街的中间位置,向东为综合诊疗和健康体检区,向西为检查检验区、急诊区和感染性疾病诊疗区,不仅保障了不同疾病患者间相对独立的诊疗环境,更照顾到了患者的隐私与安全。两侧分别设置的多种功能区,实现了就诊、收费、检查、治疗、入院办理等事项一体化解决,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门诊完成诊疗后,有需要的患者还可以通过就近的电梯直接到达该科室病房,此举大大减少了患者在不同楼宇间的奔波。”闫绪锋坦言,科学的布局让患者就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为全面提升群众诊疗效率,医院还打造了全方位的智能化系统、物联网系统。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提供的门诊预约服务,缩短了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时间;采用的气动物流、箱式物流和机器人物流系统有效提高了医疗用品的运输效率。同时,济北院区支持自助机、微信、支付宝等多渠道的线上支付,并新增了诊间结算功能。“患者在诊室就诊时,即可完成医保结算,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医院门诊部护士长崔文娟介绍。
  “现在我们即将上线院内智慧导航系统,持续通过智慧化手段让患者方便、快捷、舒畅地完成就医。”侯春生表示,在未来,医院将继续坚持精专科、强综合的发展方向,以高水平公共卫生应急救治、高质量综合学科建设为目标,为打造医疗救治、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专业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而不懈努力,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谱写出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记者 郭纪轩 通讯员 刘峰 文旭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秉承“仁医奉献 严谨卓越”的办院理念,始终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尤其是位于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晨阳路66号的新院区(济北院区)投入使用后,“一院两区”运营,医院的硬件设施迭代升级,有效改善了区域民众的就医环境,为该院打造鲁西南权威、山东前列、全国一流的省级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区域中心、建设百姓家门口满意的综合性医院增添了强大动力。

  “医疗街”带给群众就医新体验。
泰山保险济宁市梁山支公司聚焦民生农事 保驾护航黄河流域乡村振兴
数字社科建设 提升社科普及
  本报济宁12月21日讯(通讯员 祝士玉 记者 张夫稳) 近日,梁山县杨营镇蔚营村和馆里村村民代表分别将印有“理赔及时高效 服务热情周到”和“尽职责心系百姓 共兴建和谐社会”的两面锦旗送到泰山保险济宁市梁山支公司,感谢泰山保险高效快速的赔付为两村村民及时挽回了经济损失,同时对公司农业保险的贴心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今年夏天,梁山县杨营镇遭受内涝灾害,蔚营村和馆里村的不少投保农户种植的玉米受灾严重,造成减产损失,随即便拨打电话向泰山保险报案。面对灾情和理赔报案,泰山保险济宁市梁山支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对接当地政府和投保农户,聘请农业专家实地指导受灾农户抗灾减损,组建查勘小组赶赴受灾现场,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技术迅速核定损失程度、损失面积,快速掌握受灾第一手资料,积极做好受灾农户情绪安抚,查勘人员加班加点迅速高效完成查勘工作,及时将理赔款赔付到位,有效帮助农户进行灾后复产。
  一面锦旗,一份担当,一声感谢,一种肯定。作为山东省属国有企业,泰山保险信守“保险姓保”基准,主动担起社会责任,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及服务赋能,保驾护航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
  泰山保险济宁市梁山支公司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承担社会风险,为辖区农户提供各类风险保障。目前,泰山保险济宁市梁山支公司在梁山县承保能繁母猪、育肥猪、小麦完全成本保险、玉米完全成本、大豆种植、棉花种植6个政策性险种,为2.08万户次农户提供3.78亿元的风险保障。
  为方便农户投保,泰山保险注重金融科技运用。在承保方面,承保100亩以上大户全部采用线上承保,大大缩短承保周期,提升了承保效率,维护了农户应有利益,保障了农户知情权,起到了便利农户、夯实经营基础的作用。
  响应国家振兴乡村“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泰山保险不断完善服务网络,延伸三农服务“触角”,持续下沉增强服务能力。泰山保险济宁市梁山支公司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在梁山县6个乡镇(街道)的124个行政村设立泰山保险基层服务站,将保险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零距离”助力乡村振兴。
  “诚信重如泰山”,作为省属国有企业分支机构,泰山保险济宁市梁山支公司将继续以责任、担当为先,坚持优质高效、专业规范,充分发挥保险职能,保驾护航梁山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本报济宁12月21日讯(通讯员 刘桂森) 济宁市社科联适应社会大众需求,多种方式推进数字社科建设,不断增强社科普及的辐射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阵地数字化。全力打造济宁社科普及基地云平台。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鲁南融媒中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全市19家省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97家市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的情况简介、活动开展、地点位置、联系方式全部整合,方便群众查阅和参与,推动了社会科学普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举行济宁市社科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平台的上线仪式,首批发布馆藏49种507册80000余页古籍的全文书影,实现了全平台、全终端、无障碍在线阅读。
  队伍数字化。分门别类建立全市社科普及专家库、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伍库,根据不同需求组织相应队伍开展社科普及活动。制定全年社科普及计划,根据不同人员的特长分别开展理论宣讲、展览展示、咨询服务、表演调研等。
  活动数字化。组织开展全市省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微视频大赛,遴选优秀作品参加全省技能竞赛活动并在市、县媒体平台上进行展播,推进基地科普活动由地面走向云端。策划实施理论云宣讲品牌,录制社科普及系列视频在多个媒体平台发布,切实增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济宁社科网、济宁社科公众号开办《我的社科故事》《名家与济宁》专栏,宣传普及济宁社科工作和社科知识。
  传播数字化。重大社科普及活动新媒体直播成常态。全媒体宣传济宁市社科联推出的“社科在身边”活动。依托省市县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在全市深入开展“社科在身边”系列活动,通过在群众身边建强阵地、在基层一线培养队伍,采取“送戏下乡”、非遗展演、乡村喇叭、“指尖课堂”等宣传形式,借助县级融媒体APP等全媒体传播方式,同步推送宣讲视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让社科知识走入大众心中,推动社科理论普及接地气、聚人气,形成了社科普及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生动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