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法院: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22日
  孙艳楼 李浩源
  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开展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年活动,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深入实施“司法护航工业倍增”行动,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最顶格的司法保护。
  坚持新时代能动司法
融入工业倍增主战场

  依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249件。依法审理职务犯罪案件,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建立执行接访日和审判接访日制度,今年以来,两级法院院庭长带头接访632次,化解各类涉诉信访案件415件,通过省高院“有信必复”系统回复当事人来信109件、回复率100%。

  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聚焦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大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审结各类商事案件15733件。围绕市委“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深入实施司法护航工业倍增行动,制定并落实了“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等工作意见,司法保护链深度融入“6+3”现代产业链。充分发挥破产重整的救治功能,审结破产案件61件,助推高质量市场主体建设,推行的“先终结破产程序、后处置划拨土地”模式,被省法院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支持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与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并重,审结各类行政诉讼案件838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428件。纵深推进行政诉讼综治大联动活动,制定《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联动机制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与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行政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与15家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27次。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法律问题,全市法院相继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二手车交易监管”“打击销售盗版图书”等专项司法建议22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和矛盾纠纷发生。
抓实公正与效率主题
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

  做实诉源治理。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积极向市委建议成立法院诉讼案件诉前调解中心,推动诉前调解工作升级为“党委主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行业管控”原则,诉前调解中心向镇街、行业调解组织委派分流案件,人民法院下沉50%以上的力量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全程贴身指导,力促矛盾纠纷止步于基层、化解在诉前。政法委将万人成讼率等指标纳入对基层高质量发展考评体系,并根据人民法院诉源平台反馈数据加强诉前调解工作监管,进一步激活了基层治理活力。诉前调解中心模式在山亭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给予批示肯定,市委组织召开全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暨法院诉讼案件诉前调解中心建设现场观摩会议、市委政法委印发《关于法院诉讼案件诉前调解中心入驻“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通知》,在全市推广诉前调解中心建设。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1011件,同比提升23.3%。
  推进案结事了。深入落实“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审结一审民事案件11374件,努力以个案公正汇聚起司法公正的磅礴力量。制定《院庭长监督管理办法》《关于落实院庭长阅核制度的实施意见》,激活院庭长案件质量管理、对下条线指导的中枢作用。严守“公正”底线,实行“法答网检索过滤、院庭长阅核把关、专业法官会议提供咨询、审委会讨论决定”模式,统一法律适用。积极回应“效率”期盼,推进繁简分流、简案快审,加大认罪认罚从宽、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全市法院平均办案天数40.6天、同比压缩10.3天。努力追求“事了”目标,落实枣庄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判后答疑工作的实施办法》,加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锻造“执行铁拳”。推行人、事、案“三位一体”的执行工作运行模式,探索“统一管理、分段行权、分权监督、规范高效”的执行改革新路径,执行“3+1”核心指标创基本解决执行难以来最好成绩。坚持“立审执”一体推进执源治理,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全市法院生效判决自动履行率达68.5%,比去年同期提升了7个百分点。常态化开展执行铁拳专项行动,及时兑现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全市法院共开展集中执行行动8次,攻坚案件1986件,执行到位及和解金额6940.17万元,打出了“执行铁拳”的强制力、威慑力。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谱写奋进实干新篇章

  坚决做到政治过硬。深入贯彻政法工作条例,向省高院和市委请示报告重要工作19次,坚决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重点打造“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格局,精心培育21个机关党建品牌,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扛牢意识形态责任,持续建强“枣法之光”新媒体矩阵,发布先进人物、典型案例等2195件次,联合省法院开展“法润16城”主题宣传活动,累计点击阅读次数超2600余万次。  坚决做到业务精良。充分发挥法答网的“办案智库”“练兵题库”作用,将中院44名优秀法官纳入专家库,向基层法院提供法律答疑521条,答疑率居全省法院前列。精准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干警参加“民法典法官讲堂”“枣法大讲堂”等培训1800余人次,开展发改案件研讨、优秀裁判文书评比、分类别岗位练兵等活动17场次。深化“赢在中层”行动,通过组织“中层干部上讲台”“跟班先进找差距”等形式,真正让“中层”干部成为“中坚”力量。
  坚决做到纪律严明。持续改善司法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制定了《关于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持续推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从严抓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通过提醒、约谈、抽查等方式,确保做到“有问必录、应报尽报”。创新构建“三询”问责制度,对违法审判线索按照函询、问询、质询三种由轻到重的方法逐步查处追责,在全市法院持续释放纪律惩戒的震慑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