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构建新型监管机制系统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建设

齐鲁晚报     2023年12月27日
  2023年以来,聊城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守正创新,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各类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全面提升。
  记者 王尚磊
通讯员 李兆敏

解企业燃眉之急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资金链是企业的生命线,“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结合企业提出保护知识产权诉求,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在惠企政策方面,先后研究制定了《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18项具体举措,惠及所有创新主体及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以及中小微企业;通过马德里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奖励、专利保险保费补贴、优质专利补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试点示范项目奖补等政策手段,给予多层次、多角度的政策资金和保障。目前,聊城市市场监管局审核通过聊城金歌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申请的5.48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贴息,企业所申请的50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均已结清,有效缓解了企业压力。同时,加强专利跟踪管理,延伸服务触角,全面掌握专利法律状态、年费缴纳以及技术研发、转化运用情况,为惠企政策有效落地提供依据。截至目前,引导帮助科创企业实施专利权质押94笔,同比增长67.86%;实现融资金额8.22亿元,同比增34%;质押专利449件,同比增长230.1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05件,同比增长22.5%,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42件。全市15家企业的198件专利获省级保费补贴资金35.37万元。
  在此基础上,组织“铁拳”“蓝天”黄河大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37件,受理专利行政裁决案件61件。持续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成立国家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山东分中心聊城工作站,建立包括19家重点涉外企业的海外纠纷重点联系单位库,不断增强了企业海外知识产权自主保护意识与能力。
聚焦难点堵点发力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该局按照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聚焦市场监管领域难点堵点问题发力,全方位加强公平竞争监管,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按照“谁制定、谁审查、谁清理”的制度要求,采取“先审查、再清理、后整理”和市县联动审查工作方式,组织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年初以来全市梳理清查649件,清理整治27件。
  坚持示范引领,认真做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联合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起草了《聊城市阿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引》《聊城市化工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引》,创建以龙头企业为标杆的商业秘密保护基地,逐步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1+2+4”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全市系统组织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座谈会、行政指导会62场次,参与企业134家;走访调研企业129家,收集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意见建议90余条,协调解决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诉求和困难44件。全市已建成商业秘密保护基地7个、指导站(点)51个、企业109家。
  坚持以“放心消费在聊城”全域创建活动为牵引,以“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为载体,以具有一定经营规模、消费相对集中的商场、超市、专柜、建材家居等线下实体店为重点,聚焦消费热点,强化商户示范引领,大力推行线下“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承诺、认真践诺,无理由退货推广全覆盖,全面提振消费信心。截至目前,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商家373584家,省、市、县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3554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商家达32043家,新增承诺商家达8985家,新增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柔性执法
激发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该局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竞争环境,聚力打造“服务+监管”模式,深入开展市、县、乡三级联动“服务+监管”行动,建立事前服务、事中规范、事后回访工作机制,助力全市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该局研究制订“服务+监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6项重点服务项目,突出食品、两品一械、价格、广告、产品质量、预付式消费、知识产权七大领域149项监管重点,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全力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截至目前,全市系统累计检查单位数量27937家,为企业提供咨询或解决困难2056个项目,检查发现问题线索共4664条,立案调查678件,罚没款332.8余万元。
  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事前失信警示,帮助企业防范化解失信风险。年初以来,先后向社会发送短信23万余条,指导全市2.5万户“零值”企业修改年报数据,全市企业年报公示率达到95%以上。优化工作流程,压减信用修复时限,推行线上信用修复服务,对申请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实行即时受理、即时审查,手续齐全符合规定的当场办结,压减时限80%以上,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捷功能。截至目前,办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13587户次,帮助8856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重返市场。
  深入落实各项降费减负政策,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航运交通、水电气暖、金融5个领域为整治重点,强化涉企收费整治,为企业减压增能。截至目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检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27家、行业协会商会52家、中介机构58家、水电气暖等公用事业单位194家、商业银行35家,立案处罚8件,退还多收价款110余万元,罚没合计20余万元。
  强力推行柔性执法,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认真落实聊城市市场监管领域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154项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免罚,涵盖市场监管10个业务领域,对首次违法、危害较轻、非主观故意、积极整改的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截至目前,清单实施惠及市场主体291家次,涉及不予处罚数额2105余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聊城市市场监管局将牢固树立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理念,围绕市场主体诞生、发展、退出全周期全过程,不断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社会信用等制度机制,进一步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全面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