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中区:勇担使命走在前

活力品质强区跑出发展“加速度”

齐鲁晚报     2024年01月10日
  济南市中区全貌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社区环境大变样,群众幸福感提升。
  2024年已经到来,回顾2023年,势起步疾的济南市市中区不断刷新人们对它发展进步的认知和印象。2023年以来,市中区以深化落实之举、提速增效之力,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保持定力、克难奋进、勇毅前行,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记者 杜春娜 通讯员 孙化鹏

强化战略引领
紧抓项目突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市中区深入贯彻济南市“项目突破年”部署要求,一体推进项目谋划、建设、招引、保障。
  2023年,市中区新增策划储备项目175个、总投资1082.6亿元,新开工纳统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193.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53.8亿元,2024年计划开工项目36个、总投资241.4亿元,着力形成梯次滚动、持续见效的良性循环。
  同时,市中区坚持以中央活力区战略引领发展空间拓展、以中央商埠区战略引领城市有机更新、以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战略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持续筑造高质量发展新势头。
  中央活力区完成二区土地征迁19.8万平方米、腾空土地1000亩,8条内部路网通车里程达15公里,5条外部路网道路列为市级实施项目,4所学校已基本建成,山水绿廊生态景观即将开放,宜业宜居的活力品质新城逐渐成势;中央商埠区加快建设济南宾馆、上新街项目,有序推进经四小纬二、中山公园、万紫巷等项目,万字会旧址等文保建筑修缮工作推进实施,举办“潮燃大商埠—中国济南商埠文化节”;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质效并进,组建济南能源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山东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示范基地等总投资89.3亿元的14个能源互联网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火石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济南市第二个国家级双跨平台。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中区把推进产业强链集群作为动能转换的核心动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现代金融方面,市中区加快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引进科创私募基金9家、金融类区域总部2家,新增省上市后备培育企业15家。在数字经济方面,市中区聚焦信息通信、数字能源两大优势产业链条,积极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引进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多家头部企业。
  在能源互联方面,2023年以来,市中区新引进能源类企业61家,全区能源类企业总数累计达到218家,其中国网山东电力、国家管网集团山东总部、中石油山东分公司等区域性总部企业64家。在都市工业方面,市中区引进洁源新能源电池项目,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省级瞪羚企业6家。此外,在文化商贸方面,市中区策划包装“花溪谷”无动力主题乐园等3个文旅项目,举办2023市中消费季、玉符河文化旅游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举办“潮燃大商埠——中国济南商埠文化节”,串联老商埠“三园六巷十八景”,推动商埠客流量、商圈消费量齐涨。 
2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
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市中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1-11月份,市中区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82%,20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市中区扎实推进9个片区107.1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072个,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45元,持续加快四级医保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省市级示范标准村卫生室10个,农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在公共服务方面,市中区实施14处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打造济南市唯一、全省一流的教师成长基地,改造提升30处城乡标准化社区长者助餐站点、13处日间照料中心和8处农村幸福院,全区老年人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获评全省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同时,市中区打造“拾·享市中 花·漾生活”群众性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实景剧《英雄山》、红色京剧《邓恩铭》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成功展演,积极创建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
  同时,市中区深入开展工业污染源治理,完成1.7万余米河道清淤疏浚,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考核断面水质均100%达标、首次进入全省前十名;完成1000亩森林生态修复与保护、6000亩森林抚育任务,新建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古树公园8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持续稳居济南市前列,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
  此外,2023年,市中区选派36名第一书记到村引项目、谋发展,新增集体经济项目11个,争取资金1100余万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清洁村庄覆盖率达100%,仁里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5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27个数字乡村样板村、3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完成。
“深化提升”
筑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势头

  2024年为市中区的“深化提升年”。市中区将全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进出口总额增长6%,实际使用外资3亿美元。
  2024年,市中区持续以中央活力区战略引领空间拓展,以中央商埠区战略引领城市更新,以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战略引领产业升级,着力筑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势头。
  市中区将稳妥推进中央活力区建设,进一步集聚教育、医疗、商业、配套等优质资源,加快项目建设和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超前布局发展能源互联、数字经济、都市工业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全面提升活力区承载力、支撑力、吸引力;加快推进中央商埠区建设,以济南开埠120周年为契机,高水平、高规格、高质量开展商埠文化节,大力推进片区历史文化活化利用;高效推进山东能源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加快建设能源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持续推进山东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示范基地等产业载体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省级能源互联网产业集群。
  同时,市中区一方面将抓好能源互联网,依托驻区重点企业在能源装备、数字能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重点突破能源软件、能源大数据、新型电力系统、能源网络协同和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推动能源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另一方面将抓好信息通信网,联合移动、联通、铁塔等运营商,持续壮大电信增值服务、通信技术服务、电信大数据应用、算力网络服务等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
  此外,2024年,市中区将全面完成上新街改造更新、开街运营;深入实施老商埠片区更新,以中山公园、福音里、融汇为重点打造商埠1904街区;积极推进万紫巷、大观园片区更新,稳妥推进二七片区城市更新,研究策划皖新街等棚户区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4年,市中区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市中区将以陡沟片区多肉植物、兰花等花卉产业为支撑,打造集种植、销售、观赏体验为一体的花卉产业集群;以依托渴马峪和涝坡峪生态环境和周边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加快发展生态民俗康养产业;以深挖玉符河沿线旅游露营等资源优势,拓展休闲观光、体育运动等新业态;进一步扩大党家、陡沟片区优质农(畜)产品种养殖和玉符河沿岸特色种植优势,发挥超意兴、圣都、金春禧等餐饮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健全完善预制菜产业链,打造“食在市中”特色加工业品牌。
  同时,市中区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爱“一老”、关心“一小”、关注“一弱”,完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农村幸福院、助餐点等养老服务设施,打通“医养结合、公益助餐、文体娱乐、健康理疗、智慧助老”养老服务全链条,进一步深化集团化办学,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推动兜底保障从单一物质救助向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救助方式转变。
  市中的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市中区将充分挖掘商埠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完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持续优化场馆服务功能,广泛开展惠民活动,深入推进非遗项目保护工程和文物活化利用,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