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航班不同价”,不能任由平台自说自话

齐鲁晚报     2024年01月22日
  □徐刚

  日前,有乘客报料称在飞猪平台预订机票时发现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航班(南航CZ6489郑州—珠海)三个手机显示的价格各不相同,从400元、481元到1330元,其中,苹果手机显示的价格最贵,该乘客质疑被大数据杀熟,相关话题在1月18日上午冲上了微博热搜。针对三人买同趟航班价格不同的质疑,飞猪回应称,不排除为代理商价格投放错误或视频中账号领取过大额优惠券。
  同样的产品不同的手机或者用户购买,会有不同的价格。类似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并非个例。2022年9月,北京市消协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六成多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在线旅游、网络外卖等消费领域。
  老用户比新用户的价格还高,手机越贵价格越高。平台基于大数据的优势,通过算法“因人而异”“因设备而异”制定价格,自然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量。但这种“熟客价高”行为不但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秩序。在这起事件中,乘客在飞猪平台预订机票时发现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航班三个手机显示的价格各不相同,又以苹果手机价格最高,质疑大数据“杀熟”也在情理之中。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要求,“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由此可见,平台大数据“杀熟”是典型的违规行为。
  但现实而言,不少平台还是喜欢玩大数据“杀熟”的套路。一方面的原因是大数据“杀熟”带有很强的隐蔽性,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另一方面,即使大数据“杀熟”被发现,违规的成本一般也不会太高。“大数据杀熟第一案”中,胡某某通过某OTA订购了一家酒店的豪华湖景大床房,结果所支付的价款高于酒店实际挂牌价一倍多。最后二审法院支持了其退一赔三的诉求。这样的处罚很难阻止平台大数据“杀熟”的冲动。
  针对三人买同趟航班价格不同的质疑,飞猪回应称,不排除为代理商价格投放错误或视频中账号领取过大额优惠券。这样的解释是否能站得住脚?相信公众心里都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何避免平台大数据“杀熟”现象频繁发生?首先,消费者要学会主动维权,不能对大数据“杀熟”行为熟视无睹,或者干脆自认倒霉。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平台的日常监督,要求平台合理利用算法和大数据,将大数据“杀熟”作为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提高平台大数据“杀熟”的违法成本,一旦发现大数据“杀熟”现象,要及时进行查处,让平台不敢大数据“杀熟”。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