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龙图腾与“鱼龙曼延”

齐鲁晚报     2024年01月23日
  □戴永夏

  龙年将至,人们自然对龙更加关注,许多与龙有关的习俗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一种现实中并不存在却深入人心、影响巨大的动物。它的形象,古籍的记载不尽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人罗源在《尔雅翼·释龙》中提出的“九似”说,即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基本上是多种动物的组合体。它不但外形奇特,而且威力巨大、气度不凡,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把龙视作神灵或圣物,对它十分崇拜。
  古人崇龙的习俗有很多,首先就是以龙为图腾。所谓图腾,是远古的人们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中国远古的一些部落就是以龙为图腾的,他们将龙视作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如远古时居住在山东一带的太昊部落,就以龙为图腾,其属下的十一个氏族也分别以飞龙、潜龙、居龙、降龙、土龙、水龙、青龙、赤龙、白龙、黑龙和黄龙命名。可以说,龙图腾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上古到商周时期,人们都相信自己的祖先是龙。
  新石器时代后,许多图腾被演化为自然神灵,龙又被奉为雷神、雨神、虹神、星神等。作为雷神,它是天上雷电的象征;作为虹神,它是天上彩虹的象征;作为星神,它是轩辕星、苍龙七宿星的主宰。最为普遍的,是将龙奉为雨神,认为它能行云布雨、司水理水。在民间,龙王主管雨水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自远古至近代,旱天祭龙求雨的习俗十分普遍。过去各地都建有龙王庙,每逢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人们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古代不少民族还把龙奉为保护神,认为它能保佑人们安居乐业,免受邪恶的侵害。在山东胶东一带,农家常于春节前用面粉做成龙蛇形状的面龙,称作“圣虫”。这些“圣虫”被当成龙神的化身,放到粮囤里或米面缸中,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民间建筑上,许多较豪华的建筑物都在屋脊和檐角上安放九只小兽。这些小兽除凤、狮外,其他均为各种各样的龙,用它们“站岗放哨”,能消灾避祸、镇妖除恶。
  龙在统治者那里,地位更为神圣崇高,一向被奉为帝王与王权的象征,不允许民间使用龙纹,而皇帝、皇室几乎把一切都与龙联系起来,如“龙颜”“龙体”“龙行”“坐龙廷”“龙驭宾天”“龙子龙孙”等等。历史上,龙对帝王们树立权威、夺取和巩固王权都起了重要作用。许多帝王宣称自己的出生与龙密切相关,把自己说成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即“真龙天子”。
  古人对龙的崇拜,既表现在政治、生产、生活等方面,也表现在文化艺术上。他们将龙的形象、精神融入文化艺术之中,创造出许多原始古朴的艺术形式,用以愉悦身心,表达理想和愿望。“龙舞”就是其中之一。“龙舞”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大型歌舞《清角》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出现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而文字记载最早、规模最大的“龙舞”,要数汉代的“鱼龙曼延”。“鱼龙曼延”又称“曼延鱼龙”,亦作“鱼龙漫衍”,是汉代“百戏”中的一种,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大型幻术。“鱼龙曼延”指两个相近的节目:“鱼龙”是指大鱼变换成八丈巨龙(见《汉书·西域传赞》);“曼延”是八十丈长的巨兽蜿蜒登场,突然背上出现一座巍峨险峻的神山,上面有熊虎相互搏斗、猿猴追逐攀援,还有孔雀、白象以及其他怪兽(见《西京赋》)。因这两个节目常连在一起演出,故称“鱼龙曼延”。《隋书·音乐志》中称:“鱼龙漫衍之伎,常陈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宋代陈济翁《蓦山溪》词曰:“看水戏、鱼龙曼衍。”清代黄遵宪《述闻》中有句:“鸲鹆往来谣语恸,鱼龙曼衍戏场多。”
  以变为主的“鱼龙曼延”是彩扎的大道具,十分庞大,是中国最早的巨型魔术。由于“鱼龙”是百戏中的主要节目,所以往往称包括幻术在内的整个百戏为“鱼龙”。“鱼龙曼延”自汉至唐,历时七八百年盛行不衰。唐代以后,“龙舞”作为整体已经失传,但某些片段流传下来,如民间流行的“舞龙”“舞狮”等节目,就是其遗制。
  “舞龙”又称“舞龙灯”“玩龙灯”等,它是在“鱼龙曼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娱乐活动。过去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然后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用舞龙来庆祝。舞龙时,在一个个舞龙者的默契配合、紧密衔接中,伴随着传统民乐的节奏,龙头在龙珠的引领下,带领着龙身、龙尾一起舞动,以扭、挥、仰、跪、跳、摇等姿势,完成八字舞龙、奔跑游龙、穿腾跳跃等技术动作,栩栩如生地诠释出龙的精、气、神,现场氛围热闹非凡。古人就是以这种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如今,“舞龙”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大发展,各地的“舞龙”也都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近年来,“舞龙”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的渠道进一步拓宽。随着华人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分布,舞龙这项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活动,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




上一篇 下一篇